《泮水》簡介|介紹|概況
《詩經·魯頌》篇名。《毛詩序》說:“《泮水》,頌僖公能修泮宮也。”宋朱熹《詩集傳》:“此飲于泮宮而頌禱之辭。……蓋古者出兵,受成于學。及其反也,釋奠于學,而以訊馘告。故詩人因魯侯在泮而愿其有是功也。”清姚際恒《詩經通論》:“‘泮宮’,宋戴仲培、明楊用修皆以為泮水之宮,非學宮。其說誠然。按《通典》載‘魯郡泗水縣,泮水出焉’,泮為水名可證。魯侯新作宮于其上,其水有芹藻之屬,故詩人作頌,因以采芹藻為興,謂既作泮宮而淮夷攸服,言其成宮之發祥而獲吉也。故飲酒于是,獻馘于是,獻囚于是,獻功于是。末章乃盼泮水之前有林,而林上有飛鸮集之,因托以比淮夷之獻琛。通篇意旨如此。”方玉潤《詩經原始》:“愚案:是詩以為‘頌伯禽’者,近是。至泮宮為學之說,未可盡非。當日作宮泮水,未必有意于學也;后世振興學校,或即其地以開講堂,遂至相沿以為典制,更襲其名而不能改者,大都如是。……詩前半皆飲酒落成新宮,后半乃威服丑夷,故中間云‘既作泮宮,淮夷攸服’,詩旨甚明。何《小序》僅釋前半文義,而《集傳》又以獻馘實事為頌禱虛詞,豈不謬哉?”今人陳子展《詩經直解》:“《泮水》,頌美魯僖公,既作泮宮,淮夷攸服之作。”高亨《詩經今注》:“這是歌頌魯僖公的詩。主要內容是魯僖公派兵征伐淮夷,取得勝利,群臣在泮宮報告戰功,淮夷派使者來朝進貢。詩人大力頌揚僖公的才略與美德。”此說,是。該詩間用賦、比、興等藝術手法,描寫細致而生動,抒情性較強,在“頌”體詩中,藝術感染力較強。
上一篇:《泊秦淮》簡析|導讀|概況|介紹
下一篇:《泰山梁甫行》簡析|導讀|概況|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