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三朝臣不遇
【出典】 《后漢書》卷五九《張衡傳》張衡《思玄賦》:“尉尨眉而郎潛兮,逮三葉而遘武。”唐·李賢注:“尉謂都尉顏駟也。尨,蒼雜色也。遘,遇也。《漢武故事》曰:上至郎署,見一老郎,鬢眉皓白,問:‘何時為郎?何其老也?’對曰:‘臣姓顏,名駟,以文帝時為郎。文帝好文而臣好武,景帝好老而臣尚少,陛下好少而臣已老,是以三葉不遇也。’上感其言,擢為會稽都尉也。”
【釋義】 西漢顏駟歷仕文帝、景帝、武帝三朝,不獲知遇,白發為郎。后世常用此事作為滯沉下僚,不獲知遇的典故。
【例句】 三朝臣不遇,無復好文時。(劉辰翁《臨江仙·謝友人》3204)這里用顏駟事,自傷生不逢時,懷才不遇。
上一篇:典故《三朝好老》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三木論囚》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