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兒行》簡介|介紹|概況
樂府詩篇名。《相和歌·瑟調曲》古辭。一名《孤子生行》,又名《放歌行》。漢無名氏作。關于此篇內容,宋郭茂倩《樂府詩集》卷三十八說:“古辭言孤兒為兄嫂所苦,難與久居也。”今北大《兩漢文學史參考資料》引朱乾說:“放歌者,不平之歌也。孤兒父母在,乘堅駕駟,則富貴之家也。父母去而行賈,甚已。乃至汲水收瓜,衣服不完,兄嫂之惡薄,人人發豎。詩人傷而嫉之,所以為放歌也。”余冠英《樂府詩選》說:“這是一篇血淚文字。它寫的是一個孤兒的遭遇,也反映了當時奴婢的生活。它提出的問題是家庭問題也是社會問題。”朱東潤主編《中國歷代文學作品選》說:“本篇敘述孤苦伶仃的孤兒,備受兄嫂的虐待,痛不欲生,有力地控訴了宗法制的弊害。”鄭文《漢詩選箋》說:“由全詩觀之,孤兒與兄嫂名為骨肉,質同主仆,由種種折磨,聯及父母在時乘堅駕駟,則兄嫂之欲害其身,占其產,明矣。”關于此篇的藝術特點,清沈德潛《古詩源》卷三說:“極瑣碎,極古奧,斷續無端,起落無跡,淚痕血點,結掇而成。”宋長白《柳亭詩話》說:“《婦病》、《孤兒行》二首,雖參錯不齊,而情與境會,口語心計之狀,活現筆端。每讀一過,覺有悲風刺人毛骨。”今按,此篇寫一個地主家庭里孤兒受兄嫂虐待奴役的故事。詩中所反映的奴役關系,實際上是封建剝削關系在家庭中的滲透與表現,同時也暴露了地主階級殘忍的本性。從藝術上看,此詩首三句點出孤兒苦,為全詩奠定了基調。接著通過孤兒“行賈”、“行汲”、“收瓜”三個小故事,具體表現了孤兒的痛苦和兄嫂的殘忍。結構曲折多變,文字波瀾起伏,語言樸質生動,具有較強的藝術感染力。
上一篇:《嫦娥》簡析|導讀|概況|介紹
下一篇:《官街鼓》簡析|導讀|概況|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