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雨亭記》簡介|介紹|概況
宋文篇名。蘇軾作。宋樓昉說:“蟬蛻于污濁之中,浮游塵埃之外,所謂以文為戲者。”(《三蘇文范》引)元虞集云:“此篇題小而語大,議論干涉國政民生大體,無一點(diǎn)塵俗氣,自非具眼者未易知也。”(同上)明王世貞說:“凡人作文字,須筆頭上舉得數(shù)百鈞起。此篇與范文正公《岳陽樓記》看來筆力有千鈞重。”(同上)林次崖云:“說喜雨處,切當(dāng)人情;末雖似戲,然自太守而歸功天子、造化,亦是實(shí)理,非虛美也。”(《蘇長公合作》卷一)錢文登云:“一反一正,說盡喜雨之情。”(同上)茅坤云:“公之文好為滑稽。”(《宋大家蘇文忠公文抄》卷二十五)楊慎云:“全是贊太守”(《三蘇文范》)清儲欣評說:“淺制耳。”(《唐宋十大家全集錄》)《天下才子必讀書》云:“亭與雨何與,而得以為名?然太守、天子、造物既俱不與,則即以名亭為宜。此是特算出以雨名亭妙理,非姑涉筆為戲論也”。愛新覺羅弘歷說:“天固妙萬物而不有者也。軾故曰:‘造物不自以為功,歸之太空也’。雖然,妙萬物而不有,萬物是以大有,人人不自有其善,天下于是大善,而豈區(qū)區(qū)焉,斤斤焉,飾貌矜情,以諧媚君父,矯誣上天云爾哉?軾斯記也,幾于道矣。而茅坤謂之‘滑稽’,儲欣謂‘淺制’,洵乎高言不入于眾人之心也。”(《御選唐宋文醇》)本文通過為亭命名的緣由和人們久旱逢雨的喜悅心情的描述,表現(xiàn)出作者關(guān)心農(nóng)事與民同樂的思想。文章就“喜雨亭”三字,展開多方面的敘寫,即小見大,以無化有,幽默風(fēng)趣,筆態(tài)輕舉,洋溢著一派樂情。
上一篇:《善哉行·上山采薇》簡析|導(dǎo)讀|概況|介紹
下一篇:《在獄詠蟬》簡析|導(dǎo)讀|概況|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