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章》簡介|介紹|概況
《楚辭》篇名。戰國屈原作。關于它的名稱涵義,漢王逸《楚辭章句》說:“章者,著也,明也。言己所陳忠信之道甚著明也。”宋朱熹《楚辭集注》:“屈原既放,思君念國,隨事感觸,輒形于聲。后人輯之,得其九章,合為一卷,非必出于一時之言也。”今人姜亮夫《重訂屈原賦校注》:“《九章》者,輯九篇了不相關之文,存于一卷之中。……《九章》蓋即九首樂章,而非一大曲之九段也。然則《九章》必不為屈子原題,必為后之輯錄者之所加無疑。……然則輯錄而名定之者為誰?雖不可確考,而其必后于司馬遷而前于王褒、劉向之徒。”朱說,是。關于此九篇作品的順次,漢王逸《楚辭章句》的次序為:《惜誦》、《涉江》、《哀郢》、《抽思》、《懷沙》、《思美人》、《惜往日》、《橘頌》、《悲回風》。今人游國恩《楚辭概論》的順次為:《惜誦》、《抽思》、《悲回風》、《思美人》、《哀郢》、《涉江》、《橘頌》、《懷沙》、《惜往日》。郭沫若《屈原賦今譯》認為:“《九章》中,《橘頌》一篇,體裁與情趣都不同,這可能是屈原早期作品……《橘頌》以外的八章,便是失意以后的自述,大抵《惜誦》較早,可能是初受疏遠時所作。《抽思》《思美人》次之,《悲回風》《涉江》又次之。《哀郢》毫無疑問是頃襄王廿一年,郢都破滅于白起時所作。《懷沙》《惜往日》大抵就是蟬聯而下的作品了。”郭說,是。《九章》的思想內容與《離騷》接近。《離騷》是作者對自己的身世進行綜合性的描述,而《九章》,作者多擷取自己政治生活的某一片斷,抒寫理想,揭批楚國的黑暗,描寫被疏被流放在外的經歷、處境和悲苦憤怒之情。這些詩,抒情率直,感情激烈,文筆樸素,浪漫主義成分較少。
上一篇:《烏生》簡析|導讀|概況|介紹
下一篇:《九辯》簡析|導讀|概況|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