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曲賦文論·白雨齋詞話
清末陳廷焯著。原名世焜,字耀光,一字亦峰。江蘇丹徒人。流寓泰州。光緒十四年舉人,但始終沒有做官。死時年僅四十歲。早年學詞從于浙西詞派,后轉學常州詞派。認為前人論詞,“于此中真消息,皆未能洞悉本原,直揭三昧”。因而撰寫了這本中國詞論史上篇幅最大的一部著作。其論詞的核心是“沉郁說”。“所謂沉郁者,意在筆先,神余言外。寫怨夫思婦之懷,寓孽子孤臣之感。風交情之冷落,身世之飄零,皆可于一草一木收之。而發之又必若隱若現,欲露不露,反復纏綿,終不許一語道破。匪獨體格之高,亦見性情之厚。”“沉郁”的藝術典范是《風》、《騷》,要有深厚蘊藉之格,哀怨忠厚之旨,才為詞中上品。評述歷代詞人,均以此立論。于詞人中最推重王沂孫,對蘇軾詞也有很高的評價,認為是“上之上矣”,說“東坡詞寓意高遠,運筆空靈,措語忠厚。其獨至處美成、白石亦不能到。昔人謂東坡非正聲,此特拘于音調言之。而不究本原所在,眼光如豆,不足與之辯也。”這種觀點,在清代詞學家,尤其是重視音律的浙西、常州詞派中,是卓然獨到之見。
在這本書中,不僅評論了自唐五代迄清中葉的四五百詞人,而且論及了詞話、詞選。論詞話,很看重劉熙載的《藝概·詞概》。論詞選,因其本人曾選編《云韶集》和《詞則》,個中甘苦,深有體會,論述猶多而且精。本書是清代很有影響的詞話著作,深為當時及后世詞家所看重。有1986年中華書局《詞話叢編》本,1959年人民文學出版社杜維沫校點本。
上一篇:歷代先哲、學術流派·白居易
下一篇:建筑技藝·石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