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史》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劉毓盤著,1931年上海群眾圖書公司出版,1985年上海書店影印再版。
劉毓盤(1867~1927),字子庚,號椒禽,浙江江山人。晚清舉人,曾任北京大學(xué)教授,著述頗豐。《詞史》系作者在北大講學(xué)之手稿,先后刊印數(shù)次,隨刊隨有更定,1931年所刊為其晚年定本,作者去世后由其弟子曹聚仁等極力促成該書付梓。中國是一個詩的國度,詞雖后起,卻可與詩雙峰并峙爭雄,光耀千秋,同為祖國文化寶藏。《詞史》云:“詞者詩之余。句萌于隋,發(fā)育于唐,敷舒于五代,茂盛于北宋,煊燦于南宋,翦伐于金,散漫于元,搖落于明,灌溉于清初,收獲于乾嘉之際,千三百余年以來,其盛衰之故類能言之,其詳則博考而得之。”全書共11章,依次為:論詞之初起由詩與樂府之分、論隋唐人詞以溫庭筠為宗、論五代人詞以西蜀南唐為盛、論慢詞興于北宋、論南宋詞人之多、論宋七大家詞(戈載選宋詞,以周邦彥、姜夔、史達(dá)祖、吳文英、周密、王沂孫、張炎為七大家,即本書所本)、論遼金人詞以漢人為多、論元人詞張翥而衰、論明人詞之不振、論清人詞至嘉道而復(fù)盛、結(jié)論。書中多有精譬見解,如《自序》云:“詞則源出于詩,而以意為經(jīng),以言為飾,意內(nèi)言外,交相為用。……且也意不必一定,言不必由衷,美人香草,十九寓言,其旨隱,其辭微,言之不足故長言之,長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后人作詞之法,即古人言樂之法也。”該書的不足在于以約10萬字的篇幅去寫《詞史》,顯然有些失之過簡,許多問題未能展開,實(shí)際上只是一部“詞簡史”。
又,1987年江蘇古籍出版社出版楊海明著《唐宋詞史》是一部中國分體斷代文學(xué)史,1989年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黃撥荊《詞史》(上卷),1990年江蘇古籍出版社出版嚴(yán)迪昌著《清詞史》,專述清代詞,1990年黃山書社出版許宗元著《詞史》,均可參閱。
上一篇:《西湖游覽志、西湖游覽志余》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下一篇:《詩藪》作品簡析與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