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從軍征》簡介|介紹|概況
古詩名。東漢無名氏作。始見于《樂府詩集》的《梁鼓角橫吹曲》,題為《紫騮馬歌辭》,在本詩首句“十五從軍征”前尚有八句。但郭茂倩引《古今樂錄》說:“‘十五從軍征’以下是古詩。”故歷來多將它作為古詩看。另一說說是漢樂府《相和曲》古辭,見清朱乾《樂府正義》。關(guān)于此詩的內(nèi)容和藝術(shù)特點,清方東樹《昭昧詹言》卷二說:“《十五從軍征》,此只是敘述本事,而狀亂離之景象,令人不堪想。此蓋《小雅》之遺響,后來杜公時學此。”今北京大學《兩漢文學史參考資料》引清陳祚明說:“悲痛之極辭。若此者又以盡言為佳。蓋言情不欲盡,盡則思不長;言事欲盡,不盡則哀不深。”清沈德潛《古詩源》卷四說:“‘遙望’二句,乃鄉(xiāng)人答辭。下從征者入門之詞。古人詩每滅去針線痕跡。通章用支微韻,而‘烹谷持作飯,采葵持作羹’二句,不入韻中,最是搖曳之至,非古人不能用韻也。”本詩敘寫了一位“十五從軍征,八十始得歸”的老兵家破人亡的悲劇,深刻揭露了漢代長期戰(zhàn)爭和不合理的兵役制度給人民帶來的災難和痛苦,具有一定的真實性和典型意義。在藝術(shù)上,作品依照人物返回家園的程序,由遠而近,進行描述,十分真切自然。并注意通過人物對話發(fā)展情節(jié),善于摹景狀物以烘托氣氛,對人物心理刻畫十分細致生動。全詩形象鮮明,情景凄愴,富有藝術(shù)感染力。
上一篇:《北山移文》簡析|導讀|概況|介紹
下一篇:《卓文君賣酒》簡析|導讀|概況|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