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客難》簡介|介紹|概況
賦篇名。西漢東方朔作。班固《漢書·東方朔傳)說:“朔上書陳農戰強國之計,因自訟獨不得大官。欲求試用。其言專商鞅、韓非子語也,指意放蕩,頗復詼諧,辭數萬言,終不見用。朔因著論,設客難己,用位卑以自慰諭。”梁代劉勰《文心雕龍·雜文》說:“自‘對問’(指宋玉《對楚王問》)以后,東方朔效而廣之。名為《客難》,托古慰志,疏而有辨。”此文是一篇著名的散文賦。賦中以主客問答的形式,揭露了封建統治者不重視人才的現象,抒發了賢能之士懷才不遇的苦悶心情。文中“綏之則安,動之則苦;尊之則為將,卑之則為虜;抗之則在青云之上,抑之則在深淵之下;用之則為虎,不用則為鼠”一段,反映封建帝王壓抑和玩弄人才的情況,具有一定的社會意義。同時文中所闡述的“時異事異”的道理,也是發人深思的。本文雖系牢騷之作,但寓沉痛控訴于滑稽風趣之中,既生動活潑,又發人深省。文中還采用了主客問答的形式,排比鋪陳的手法,具有賦體的一些基本特性。但其中又雜有不少散文。這種散文賦也是作者的創新。此賦對后世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后來揚雄、班固、張衡、蔡邕,以至唐代的韓愈等人都有擬作。
上一篇:《竹枝詞·山上層層桃李花》簡析|導讀|概況|介紹
下一篇:《管晏列傳》簡析|導讀|概況|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