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辭章句》簡介|介紹|概況
《楚辭》注本,東漢王逸注。漢王延壽《九思序》說:“逸,南陽人,博雅多覽,讀《楚辭》而傷愍屈原,故為之作解。”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辨騷》說:“王逸以為詩人提耳,屈原婉順,《離騷》之文,依經立義。……褒貶任聲,抑揚過實,可謂鑒而弗精,玩而未核者也。”清紀昀《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說:“逸注雖不甚詳賅,而去古未遠,多傳先儒訓詁,故李善注《文選》,全用其文。”(《集部·楚辭類》)此書是現存最早的《楚辭》注本。《楚辭》本西漢劉向所輯,收戰國楚人屈原、宋玉及漢代淮南小山、東方朔、王褒、劉向等人的辭賦共十六篇,王逸又增己作《九思》一篇,編為十七卷。此書對《楚辭》逐篇作注,其訓釋文字多有依據,簡要可信,為后世學者所重視。書中還為《楚辭》諸篇作了序文,一一指明作者、寫作時間、命題意義和主要內容,很有參考價值。書中還有總序一篇,比較系統地分析論述了屈原作品的思想藝術特色,并糾正了班固等人對屈原作品的錯誤看法,在漢代文學批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但文中言“《離騷》之文,依托五經以立義焉”,未免牽強附會。
上一篇:《夢中緣》簡析|導讀|概況|介紹
下一篇:《樛木》簡析|導讀|概況|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