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歲·水邊沙外》簡介|介紹|概況
宋詞篇名。北宋秦觀作。關于這首詞寫作的時間和地點,宋僧敏行說:“秦少游謫古藤,意忽忽不樂。過衡陽,孔毅甫為守,與之厚,延留待遇有加。一日,飲于郡齋,少游作《千秋歲》詞。”(《獨醒雜志》)清秦瀛說:“紹圣二年乙亥,先生(指秦觀)年四十七歲,在處州頗以游詠自適。……嘗游府治南園,作《千秋歲》詞。”(《重編淮海年譜》)今人徐培均說:“此詞似應作于處州,至衡陽遇孔毅甫飲于郡齋,始出示耳。”(《淮海居士長短句》)喻志丹認為,秦觀南遷,曾兩次途經衡陽,第一次是紹圣三年,自處州改徙郴州,途經衡陽,時間在冬十一月前后,與詞中寫春景不符。第二次紹圣四年,秦觀由郴州移送橫州,途經衡陽,當在這一年春三月前后,這首詞便寫于此次途經衡陽之時(《秦觀(千秋歲)詞考辨》,載《學術論壇》1984年第1期)這首詞的寫作主旨,清黃蓼園說:“此乃少游謫虔(處)州思京中友人而作也。”(《蓼園詞選》)喻志丹認為詞是惜別贈酬之作(《秦觀〈千秋歲〉詞考辨》)這首詞寫春日謫居之愁,對景抒懷,憶昔嘆今,追念當時師友歡游,感傷友人風流云散和個人失意蹉跎,表現出強烈的傷老嗟卑之慨和日暮途窮之感。
上一篇:《匪風》簡析|導讀|概況|介紹
下一篇:《千鐘祿》簡析|導讀|概況|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