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近代散文作品·唐代·小人論》簡析
李德裕著。見《李衛公會昌一品集》。李德裕在唐武宗時掌宰相之職,在“牛李黨爭”中為李黨首領。這篇雜感對人事關系上的惡濁現象加以諷刺和抨擊。作者先分析了世上小人的種種表現:一種是巧言奉承,行為不正者,“此小人常態,不足懼也”,“疏遠之,則無患矣”。另一種是“背本忘義”,反復無常之人,對他們“不信之,則無尤矣”。最壞的是那種“以怨報德”之徒,令人難以預防。最后引用兩則典故:大蛇傷斷,有人用藥替它敷愈,蛇銜珠報恩;鸮鳥吃人桑椹,改變了難聽的叫聲。而背德忘義、以怨報德的小人則連禽獸都不如。文章僅百余字,以生動貼切的比喻析事明理,立旨顯豁,是作者在政治斗爭中的經驗之談,具有普遍的社會意義。
上一篇:《散文·尋夢人》簡析
下一篇:《散文·小品文的危機》簡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