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刻拍案驚奇》簡介|鑒賞
又名《幻影》或《型世奇觀》。通作三十卷本,但流散在中外各地的諸種本子,回目不盡相同,如去其重復,可得三十八回。因此,此書原來可能為四十回,與初刻、二刻同。題“夢覺道人、西湖浪子合輯” (或以為夢覺道人就是曾著有《黃白鏡》一書的作者李文燭;又有人根據各卷正文前有 “潁水赤憨人評”字樣,推測主要著者是崇禎初年書齋名“崢霄館”的陸云龍,但均不能確定)。今存明末刻本有以下幾種:①馬廉所藏《三刻拍案驚奇》二十馀回殘本;②鄭振鐸舊藏,今歸北京圖書館《幻影》前七回本;③北京市文物部門《幻影》二十一回收存本;④國外本有法國巴黎國家圖書館藏本和日本佐伯文庫藏本兩種,唯均題為《二刻拍案驚奇》。今按此兩種內不屬于通行本《二刻》的有二十四卷,即十一至三十四卷(此卷與國內諸種的“回”含意相同)。其中有十五卷與國內諸種《幻影》同,其馀九卷則相異。一九八七年,北京燕山出版社據北京文物部門二十一回殘本排印;北京大學出版社另據馬廉藏殘本排印。
《三刻拍案驚奇》的成書年代,夢覺道人的“序”落款為“□未仲夏”,一說為崇禎辛未(四年),一說為崇禎癸未(十六年),不能遽作定論。
本書每回收錄短篇擬話本小說一篇,內容都是明代的故事,真實地反映了當時中國,尤其是江浙等地的社會狀況、人民生活以及地方上發生的重大事件。如第四回《設計去姑易,買舟送婦難》記了某商人在蘇州閶門外開設酒坊, “做造上京三白、狀元紅、蓮花白各色酒漿”以發售,該回還寫了小商人收購舊衣,經洗染加工后再去農村出售的經過。第廿六回《院里花空憶,湖頭計更奸》有關于當時杭州錢塘江通海處灶戶煎鹽和官家在杭州菜市橋設立批驗鹽所以及當時專門從事“走廣生意” (販運廣東貨物)的敘述。這些記述,從不同的側面反映了明代后期社會經濟狀況的一斑。對當時地方官吏的腐朽、世風的凋敝,書中也每有揭露。如第三十回《竊篆心雖巧,完璧計尤神》說縣衙門子張繼良在縣官縱容下包攬公事,貪贓受賄無孔不入, 人稱之為“拆屋斧頭,殺人劊子”,然而像這樣的人,不但不被治罪,反而更得到上司的重用。第二十七回《為傳花月道,貫講差使事》說當時杭州府的科舉考試,有人竟可以往來杭州代考,包覆試,三兩一卷;止取一名,每篇五錢;若只要黑黑卷子,三錢一首。”雇用槍手代考秀才,每名收銀三百兩。這些敘述,可以想見當時的吏治與科考是多么的腐敗。 對當時世風澆漓、人情險惡書中也有所揭露和批判,如第十七回《八兩殺二命,一雷誅七兇》,述農民阮勝,因母親和自己相繼得病,田畝荒蕪,生活無著,只得讓妻子改嫁,得銀八兩。到了這個地步,村中惡勢力還是沒有饒過他們,最后阮及阮母均被惡棍打死,八兩銀也被搶去。這些描述也是當時貧苦農民的痛苦生活和貧家婦女悲慘命運的真實寫照。此外書中還有一些地方史事的記錄,如對臺風、水旱災害及人民生命財產遭受巨大損失等等的具體記述,則可補史書之不足。
《三刻拍案驚奇》中有些回目,也承襲了《三言》、《兩拍》故事情節曲折,人物性格鮮明等藝術特色,不做過多雕飾,但讀來引人入勝。如第三回《情詞無可逗,羞殺抱琵琶》寫窮秀才陸容和富戶女謝芳卿戀愛、婚姻的曲折經過。情節跌宕離奇,而又合情理,沒有因襲一般才子佳人小說的俗套,很有特色。又如廿四回《冤家原自結,兒女債須還》與《二刻拍案驚奇》卷廿九《贈芝麻識破假形,擷草藥巧諧真偶》故事相似,同樣取材于元代說書人的舊本,但《三刻》這一回寫得比《二刻》更為細致,并且增加了《吳歌兒》等優美詩詞,使故事更饒意趣。
《三刻拍案驚奇》的另一個特色是,保留著大量有濃厚地方色彩的純口語性的語言及直觀的寫景狀物描寫,對研究明代語言很有參考價值。
本書受時代局限,難免有些宣揚封建禮教,因果報應,忠孝節義等等的糟粕,同時在一些回目中還夾雜著若干不健康的描寫,這些都是不可取的。
本書作為明末擬話本小說之一,在小說發展史上,是有其一定地位的,許多故事承啟痕跡清楚,對后世影響較大。如第七回《生報華萼恩,死謝徐海義》即王翠翹故事,就多次被明清作者所選用。又如第十九回《血指害無辜,金冠雪枉法》,曾提到明代張伯奇所作的傳奇《祝發記》,并引用了劇中的一些詞句,也見于今存的《新刻出像音注點板徐克孝義祝發記》中。本書第三十回《竊篆心雖巧,完璧計尤神》所演述的故事關目即后來戲曲中常演的“失印救火”故事,其本事見明馮夢龍《智囊補》卷十六,清代盛際時曾演為《胭脂雪》傳奇,在京劇等劇劇種中有《胭脂寶褶》或《失印救火》等劇目, 《三刻拍案驚奇》中將這一故事演為通俗小說,也可以說是時代較早的了。此外,在本書中有些篇目所演述的故事也見于其它小說,有的篇目則在敘述中保存了現已散失的小說內容。前者如本書第二十回《良緣狐作合,伉儷草能諧》之與《兩拍》第廿九卷,本書第九回《淫婦情可誅,俠士心當宥》,和西湖漁隱主人《歡喜冤家》的第八回,實為題材相同寫法不同的異篇,可作比較研究。后者如《西湖二集》第十七卷中在述及劉伯基“識異人于西湖云起之時”等事時,曾說“《西湖一集》中‘占慶云劉誠意佐命’大概已曾說過”, 《西湖一集》原書久佚,“占慶云”一篇也不詳其故事內容如何,但本書的第十回《千秋盟友誼,雙璧返他鄉》卻保存著這一故事的簡要情節,這雖非《西湖一集》的原文,亦自具有小說史料上的意義了。
上一篇:《一片情》簡介|鑒賞
下一篇:《上海游驂錄》簡介|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