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京華》簡介|鑒賞
社會小說,初集三十二回,二集十六回。葉小鳳(葉楚傖)著。初集上下卷連載于《小說大觀》第三集(1915年12月1日)、第四集(1915年12月30日),二集上下卷連載于《小說大觀》第六集(1916年6月)至第八集(1916年12月),1921年6月上海文明書局把初集三十二回出版單行本。
小說從鄉村教讀先生的妹夫戚少甫帶了夫人上京運動,想走財政部簽事劉其光的路子,弄個官做開始,引出北京官場的形形色色的鬼蜮行徑。劉其光原來是前清江蘇候補從九品的小官,僅在巡警講習所讀了半年的書,便由警察區長跟著上司升到淮北鹽大使。民國建立后,上司當了財政總長,他也當了財政部的簽事。謝應辰見民國的縣知事油水比前清還要大,趕快進京來謀差事,他善于臨摹古畫,可以以假亂真,奔走權門,當了清客。前清首輔恩公的長子長鶴山,家里有三多,一多金錢,二多姨太太,三多半真半假的古書畫。平日車馬煊赫,與民國貴臣往來,實行滿漢聯歡,整日嫖妓飲酒,一擲千金。李伯純的姨太太裝神弄鬼,訛詐丈夫錢財。劉其光與戚少甫也都鉆營成功,劉當了司長,戚當了科長。小說就這樣展示了首都的達官貴人醉生夢死、荒淫無恥的生活。
清末革命時,人們對建立民國抱有莫大的期望。民國剛剛建立時,也確實有一番新氣象,但是不久,政權被袁世凱篡奪,民國也就漸漸變了質,人們對“民國”抱有強烈的失望,《如此京華》就是這種失望感的具體表現。在小說中,我們可以看到,掛著“民國”牌子的首都,已經同腐敗的清朝沒有什么兩樣,甚至還有過之而無不及。“民國”的高官,依舊是前清的高官,“民國”的官場風氣,仍然是前清那種賄賂風行、爾虞我詐、醉生夢死的風氣,前清的達官貴人,與“民國”的達官貴人成了好朋友,實行真正的“滿漢聯歡”。而“民國”的官吏搜刮老百姓比前清的官吏更為厲害。在這種現象的背后,是袁世凱的統治,篡奪了革命政權。因此作者最終將揭露的矛頭對準了袁世凱。作者創作這部小說初集時,正是袁世凱稱帝的陰謀已經暴露,復辟帝制的緊鑼密鼓已經進入高潮之時,當作者創作作品下卷時,帝制復辟已經失敗,袁世凱也已壽終正寢,便在初集結尾,加了一段《天子萬年》的鼓詞,諷刺袁世凱稱帝是“香噴玉顆,紅破櫻桃,舌尖上跳出個新朝”,“自古人無百歲好,狗無一日飽,便貴為天子,也有下梢”,“怕才過陳橋,又得漁陽報”,點出袁世凱的統治是“惡有惡報”,枉費心機不過是加速了自己的滅亡。
《如此京華》用的是清末《官場現刑記》、《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等“譴責小說”的結構寫法。在結構上,它將一個一個故事套疊在一起,由這個人的故事引出另一個人的故事,人物如同走馬燈般轉來轉去,前面的人物較少在后面出現。作者的創作著重在展示“京華”的丑聞,并不注重剖析人物的心理活動,刻劃人物的性格,這就使小說中的人物常常是“扁平”的“類型”,缺乏生動豐滿的人物“典型”。在具體描繪時,作者也時有夸張之處。總的說來,它繼承了晚清“譴責小說”的傳統,但缺乏新的創造。在民初小說一味強調“娛樂性”的風氣下,作者能注重作品的斗爭性,揭露袁世凱統治集團的黑暗,在當時說來,是難能可貴的,這也是它得到好評的主要原因。
上一篇:《如意君傳》簡介|鑒賞
下一篇:《妾薄命※》簡介|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