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非煙》簡介|鑒賞
寫情小說,二十章。天虛我生著。載《月月小說》第十一至十八號, 清光緒丁未(1907)十一月至戊申 (1908)六月出版。標“俠情小說”。共二十章,然有兩個第十六章,故實為二十一章。
《柳非煙》以俠客陸位明為經線,以佳人柳非煙和才子施逖生的愛情為主題,敘述了一個俠情交織的傳奇性故事。其主要情節是:主人翁柳非煙生得“如花似玉”、“貌美非常”,“和畫上的美人兒一般”。 由是,才子施逖生、財主衛默生、俠客陸位明都想娶這位“絕世美人”為妻,而柳非煙卻單單對才子施逖生“一見便覺傾心”,專心致意要與他結為百年之好。對此,貪圖錢財的母親方氏大不以為然,她嫌“逖生手頭竟不名一文”,并“指唆著衛默生驅逐了施逖生”。衛默生原即為方氏的姘頭,心里早想“老菱芋艿”一鍋煮,于是就處處陷害施逖生,企圖強占柳非煙。俠客陸位明雖然也慕愛著柳非煙,然而更同情非煙與逖生的愛情,見衛默生倚勢壓人、欺人太甚,就決計制裁衛默生,并竭力促成非煙與逖生的美滿姻緣。為此,他利用“易容術”喬裝打扮,出生入死,幾經磨難,最后終于使非煙和逖生雙雙團圓。
《柳非煙》的主題并不新鮮,思想也缺乏深度。作品中雖對封建腐朽思想、社會的惡勢力以及官場的昏庸有所反映,但目的并不在于揭露與糾彈、鼓勵青年起來為自己的愛情和幸福進行斗爭,主要還是為了編造情節,故意表現曲折多變的傳奇色彩,以供飯后工余消遣之資。其中關于才子佳人戀情的描寫,以及對多角“戀戰”、“變容”偵探、仗義行俠等的表現,不僅多有夸張失實,流于庸俗之嫌,而且還顯露出辛亥革命之后反現實的鴛鴦蝴蝶派小說,偵探、武俠小說的端倪。
但是,從小說的創作方法及其表現形式上來看,《柳非煙》又無疑具有藝術探索的創新精神,表現出了晚清小說從舊式章回小說到現代通俗小說過渡的跡象。首先,作品的語言白話化,口語化,不僅通俗易懂,而且富有生活氣息;其次,作品打破了舊式章回小說的格式和套數,沒有對仗工整的題頭,廢棄了說書人承接的套白,基本上每一情節分一章,標題與現代小說接近。如: 第一章, 突來之客;第二章, 沒情理之舉動;第三章,青年婦人;第四章,怪來之客……等等。第三,章節之間劃分了一些段落。雖然段落間容量還比較大,但無疑是一種積極的嘗試。第四,運用了大量倒敘、插敘的手法,增加了作品的變化,使作品顯得精彩、活潑、生動。第五,作品還比較成功地采取了“懸念”的筆法,增強了故事的傳奇色彩。
上一篇:《杜十娘怒沉百寶箱》簡介|鑒賞
下一篇:《桃花影》簡介|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