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場券》簡介|鑒賞
短篇小說。卓呆著。載《小說林》第一期,清光緒丁未年(1907)正月出版。篇末有覺我注。
《入場券》敘說的是某學校召開運動會,青松門高筑,萬國旗飄揚。有二學生裝束的人物,探頭探腦,趁收券員應接不暇之際,混入會場。點頭招呼,竟然占得特別席位。細看帽上徽章,方知還是師范生。正在指點批評間, 忽聽收券員大喊“票子票子”,不禁嚇得面如土色,且強作那若無其事的模樣。一當得知這呼喚并非因他二人無券入場的追究,實為有人將十元鈔票夾同入場券一并交與的訪查,而又三呼不見其人時,不由生發了冒認的主意。居然亦能一舉成功。遂便樂不可支,無心再看運動,欣然出門而去。
《入場券》極寫當時一般學生千方百計欲占便宜,得寸進尺想有好處,從而導致了公德心的泯滅,羞恥感的淪喪。且特別選取了將來須為人師表的師范生作范例,則更在客觀冷靜的敘述中,透出了對世情變幻,風氣日下的意味深長的諷諭。這一實現,是通過兩種對比的內涵揭示與兩個波瀾的情節推進得以完成的。師范生以為竟走者未聽哨音先起步,為己爭前推別人是無有秩序好沒道德的舉動,殊不知這與你二人蒙混入場,安然落座的行為,不過是半斤八兩,五十步一百步而已,這是一種對比;收券員拾金不昧的誠實,與師范生冒認錯領的狡黠,其品行高下,在彼此映照間,這又是一種對比。師范生入場坐定,指點批評,驀聽收券員高聲呼喚,不免心虛著慌,只得權作鎮靜,及知因了別事,方才歸于安寧,這是一個波瀾;師范生既見無人承認失金,又想不妨由我來認領,便冒然出面,接洽交割,竟能僥幸成功,憑空得了意外之財,這又是一個波瀾。如此對比,這般波瀾,出之以儉省的筆墨,簡約的結構,卻已將那師范生言行相背,你我分離,不擇手段,無有廉恥的劣行丑態不動聲色地展示于讀者眼前,并或啟人慨然之思。
上一篇:《光緒萬年》簡介|鑒賞
下一篇:《再同夢》簡介|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