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恨海花》簡介|鑒賞
社會小說, 非民(飛鳴)著。光緒乙巳(1905)小說林社出版,光緒丁未七月 (公元1907年)文明書局三版。
《恨海花》,主要針對中國五千年之婚姻觀的鄙俗而寫的。它抨擊封建的婚姻觀念,力圖抉破五千年男女防閑之敝俗,開二十世紀中國婚姻之自由,倡導自由戀愛結婚。
曾聚鐵與黃鐘秦,通過書信往來,彼此真切地了解,都有情于心。然曾雖有才學,卻無魄力,雖有情于鐘秦,卻沒勇氣接受鐘秦的愛。鐘秦自幼跟隨從商的父親,往來于各大商埠,見多識廣,后來又支持其兄黃伯強讀西文, 自己亦進了圣約翰女子學校學英文。她通過哥哥伯強知聚鐵,便與他書信往來。后來是情真意切,決定以身相許,不惜身名,甘做外室,只求兩心相印。但是聚鐵卻沒有勇氣接受,又不忍心拋下。后來,鐘秦借故看望兄長,來武昌看望聚鐵。此時的聚鐵既戀鐘秦之摯情,又怕違拗了父母為不孝。矛盾的結果,他還是棄鐘秦而去。
相去五年,后來鐘秦電告,聚鐵去滬,鐘秦卻一因相思之苦,二因父親壓抑,氣絕身亡。
小說有述有論,力圖引導讀者由此看清中國的實情,父母并不會真以刀子殺子女,但卻用了許多無形的軟刀子殺了人。婚姻問題上如此,其它社會問題又何嘗不如此。而子女有些人,如聚鐵,雖明知陋習如此,也看到新生活的歡愉,但他仍是懼怕社會輿論,沒有勇氣沖破層層阻攔,最終不僅害了別人,亦害了自己。而中國社會亦正是因為如此,才會五千年來舊習未變,民風未轉,這才是《恨海花》所希說明的要旨。
上一篇:《志怪錄》簡介|鑒賞
下一篇:《意內緣》簡介|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