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萬俟詠
訴衷情·一鞭清曉喜還家
一鞭清曉喜還家,宿醉困流霞。夜來小雨新霽,雙燕舞風斜。山不盡,水無涯,望中賒。送春滋味,念遠情懷,分付楊花。
萬俟詠這首小令,《唐宋諸賢絕妙詞選》題作“送春”,大抵是因看見詞中有“送春滋味”四字吧,但其實是誤會的。這首詞的內容完全不是寫什么送春,它乃是描繪還家之喜。因為是寫在即將到達家門之前,詞中并無傷感,相反是洋溢著一團喜氣。
一開頭作者就點明題旨。那是一個早晨,他騎著一匹馬兒,直向家的路上進發。這時,離家已經不遠,甚至自己家門前那一列樹林都隱約可見,他心里那陣子高興就越發按捺不住了。
昨天晚上,他宿在最后一程的驛館里,想到第二天就可以到達家門,不禁興致勃勃,一個勁兒喝酒,不知不覺喝多了,今天一早起來趕路,宿酒還沒有全消,坐在馬上還有點兒頭腦昏沉。可是心里痛快。他睜開帶著余醉的眼睛,瞧這四下里風光。原來下過一場小小的夜雨,趕天亮以前恰好停住。在一陣陣清涼的晨風之中,一雙小燕兒上下飛舞,一轉眼間,便斜斜地掠過馬頭,互相追趕著去了。
這當然不是意在送春。我們倒是可以通過這幾句簡單的描寫。體味到作者流露在語言之外的一團喜氣。他是帶著愜意的心情去欣賞眼前景物的。“小雨新霽”“雙燕舞風”,仿佛都是有意為他增添喜氣。
下闋是情中帶景。
“山不盡,水無涯,望中賒”——他如今回過頭去看那已經走過來的長途。那是無窮無盡的山巒,一山又一山,連綿不絕,總算也走過來了;還有那浩闊無邊的河水,滔滔汩汩,伸向天外。那山程水驛真是悠長得很啊!
他在這兒下了一個“賒”字,是什么意思呢?“賒”是詩詞里常見的詞兒。張相《詩詞曲語辭匯釋》說它有相反的兩義。一是有余,一是不足。由有余可以引申為遠、長、空闊、多、寬等,由不足又可引申為渺茫、短少、消、疏等。此詞的“賒”是作長遠解的。因為萬俟詠在返家的旅程中,已經走了很長的一段路,所以才說“望中賒”。
“送春滋味,念遠情懷,分付楊花”——他想到馬上就可以回到家里。回家以后,同妻子兒女一塊兒團聚,從此,既不須再嘗那種年年客中送春的凄涼滋味,而家中的妻子也完全可以放下那思念遠人的愁懷了。
想到這兒,這位詞人禁不住向蒙蒙撲面的柳絮開起玩笑來。他俏皮地向它們說道:“如今送春也罷,念遠也罷,那難堪的滋味,那傷感的情懷,統統都交給你楊花去發落了!對不起,咱們再見!”
這樣來描寫還家途中的喜悅心情,不是比繪聲繪影還更生動逼真嗎?
作品的風格是輕快的,遣詞用字又輕清圓脆,恰好和作者此時的心情相應。
上一篇:(宋)陸游《訴衷情·當年萬里覓封侯》原文、翻譯及賞析
下一篇:(宋)唐庚《訴衷情·旅愁》原文、翻譯及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