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董德
天空一色蘋果綠,
天空是陽光下舉著的綠色美酒,
月亮是其中一片金色的花瓣。
她睜開她的眼睛,綠瑩瑩地
眼波閃耀,象未綻的花蕾一般純,
第一次,此刻第一次為人瞥見。
(裘小龍譯)
(英國)勞倫斯
在《綠》中,勞倫斯以其對色彩的敏感、詩人的直覺和凝煉的筆觸向我們展示了一個和諧空靈的藝術畫面,這種畫面是詩人在詩歌創(chuàng)作上追求詩畫交融境界的結果,同時也是他寄情于大自然這一思想的表露。勞倫斯將天空比作似正在散發(fā)著清香之氣的蘋果那樣的綠色,在這綠色組成的如美酒一般的自然天字中,又浮著一枚不知要飄向何方的金黃色的花瓣兒——這綠和黃共同構成了一幅色彩鮮明的繪畫的意境,而寫黃色(“金色的花瓣”)正是為了襯托那美酒般的綠。
當月亮在靜夜悄然地升入中天而高懸之時,人們看到了她那雙“睜開”的眼睛,這時她的眼波依舊在“綠瑩瑩地”閃耀。正因為未滿的月芽兒似“未綻的花蕾”,所以她在人的心目中才第一次顯得那么的純潔、那樣的逗人喜愛……縱觀此作,詩人猶如漫步于靜謐的原野之上,他的眼神、他的心靈在引導著讀者去觀賞那綠的天、綠的月——以綠色為廣闊背景的天空中飄浮著的月亮,此時在那萬綠叢中似也化成了與天宇同色的靜態(tài)的綠。這既是自娛,又是在凈化著讀者的靈魂。如果說詩的第一章只是鋪設了一幅令人心曠神怡的畫面的話,那么,第二章則是真正透過它讓人們領略了大自然之更深一層的美。讀者此刻終于在心靈的深處感受到了詩的既空靈又深沉的意象之所在。
詩中三處反復出現的“綠”,有其層層推進的內涵。其中,“綠色美酒”句無疑促使人們聯想到中國古詩“春來江水綠如藍”一句,還又給人一種浩渺深邃的心理體驗。第二章首句的“綠”既承接了前段中“綠”的內涵,又為后兩句作了鋪墊。因之,這三處反復的綠并非簡單的重復,而是引導全詩逐級登上更高藝術境界的三個階梯。沒了它,《綠》就失卻了她的魅力。
表似繪綠,實為寫情——詩人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對“綠”所賴存的廣袤天宇之景仰,這是《綠》的根本主題。在勞倫斯看來,那天空和月亮沒有塵煙與喧鬧,唯有空靈、博大與純潔,是高于人間的仙境。
上一篇:(法國)魏爾倫·綠
下一篇:何其芳·羅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