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代詩群·海子·抱著白虎走過海洋》新詩鑒賞
傾向于宏偉的母親
抱著白虎走過海洋
陸地上有你的堂屋五間
一只蒼狗臥于故鄉
傾向于故鄉的母親
抱著白虎走過海洋
扶病而出的兒子
開門望見大太陽
傾向于太陽的母親
抱著白虎走過海洋
左邊坐著的是生命
右邊坐著的是死亡
傾向于死亡的母親
抱著白虎走過海洋
讀海子這首早期詩,我們會感到迷惘不解。母親抱著白虎走過海洋,這個畫面究竟代表什么? 其實,這個問題提出的同時,你已經感到畫面的形體了。它是宏偉的、義無反顧的一種內在激情,用了夢幻的形式體現出來。讀這樣的詩,你必須忘掉這個世界實有的各種關系,將詩的畫面當做一種絕對的現實去感受。詩人要求讀者的,不是相信物質的固有關系,而是純粹夢幻般的精神組合。如果你的知覺中重現了母親抱著白虎走過海洋這一畫面,這個畫面就成了被感知到的審美對象,它的存在是你幻覺的現實: 是詩人創造的被你感受到的現實。你無條件地進入它,領略這宏闊的精神氣象,就足夠了。被你感受到的東西,肯定存在,你不必迷惘。相信你能冥視到的,就一定是真實的。
這里的母親是一種象征。她是生命之源、意志之源。她傾向于宏偉,傾向于故鄉,傾向于太陽,傾向于死亡。前三種傾向好理解,“死亡” 的傾向則不大容易理解。需要注意的是,母親 “左邊坐著的是生命/右邊坐著的是死亡”,這樣看來,生命和死亡構成了平衡的兩種力,傾向于死亡,就是正視死亡、向死而生的生命意志了。
這首詩借助了夢幻的形式,揭示了生命的本質: 那種宏偉的、義無反顧的、戰勝死亡的偉力。正像超現實主義詩人布勒東所言:“夢與現實之間的矛盾假象,將會在一種絕對的現實‘超現實性’里獲得解決。”
上一篇:《新生代詩群·余剛·我的話》新詩鑒賞
下一篇:《新生代詩群·梁曉明·挪威詩人耶可布森》新詩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