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子京負大才,為眾忌妒。自慶帥謫巴陵,憤郁頗見辭色。文正與之同年友善,愛其才,恐后貽禍。然滕豪邁自負,罕受人言,正患無隙以規之,子京忽以書抵文正,求《岳陽樓記》。故記中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其意蓋有在矣。 ○宋·范公偁《過庭錄》
[述要] 滕宗諒(字子京)負才使氣,為同僚所忌。自從貶謫到巴陵為知州后神態言辭中常懷憤恨不平之氣。范仲淹(謚文正)與滕是同年進士,甚為相得,愛滕的才華,恐怕他這樣下去會惹禍。但滕性格豪邁自負,不輕易接受他人的勸諫。范正苦于沒有適當的機會進言,正好滕來信求范撰寫《岳陽樓記》,所以范在文中寫了這樣幾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實在是范借此規勸老友。
[事主檔案] 滕宗諒(約991—1047) 宋河南府(治今河南洛陽)人。字子京。大中祥符進士。累遷殿中丞。仁宗親政后擢左正言,遷左司諫,以言宮禁事被責,出知信州。后通判江寧府,徙知湖州。西夏攻宋,調知涇州,部署防務有方,擢天章閣待制,徙慶州。旋被劾,降官知虢州,徙岳州,遷蘇州卒。所至多建學,在湖州所建尤盛。
上一篇:《惟一擲為不可及 王士禛 汪琬 劉體仁》
下一篇:《愿守藏書以死 王铚 王廉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