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林書屋圖
清·梅庚作
紙本水墨
縱一四七.六厘米
橫六七.四厘米
藏上海博物館
本圖的作者是黃山畫派的巨子、敬亭山水所養育的梅庚。畫面剪裁分割為三段,上段石壁高聳,遠岫涵影,右邊題識兩行:“甲秋寫于羅陽官閣,宛陵梅庚。時年七十有六。”鈐兩印。中段空白為積水空明。下段高坡上秋樹蕭瑟,掩映茅屋兩間。屋空無人,唯幾案上一瓶花,一函書而已。左下角鈐印一方。總體布局以虛代實,計白當黑,設境幽僻,意象荒寒,似乎是活用“馬一角”、“夏半邊”的遺法。所謂“空本難圖,實景清而空景現;神無可繪,真境逼而神境生”,以及“無畫處皆成妙境”(《畫筌》)云云,證之茲圖,足以加深體會。
秋林書屋圖
評者以為梅庚畫“筆墨脫略凡格”、“韻致翩然”、“超然塵表”(《桐陰論畫》),具有鮮明的時代、地區和個性的特色。從這幅畫來看,山石以渴筆干墨輕勾淺擦,簡淡明潔而有豐富的層次;樹木用筆相對潤濕豐腴,顯得松動圓潤,表現出對象不同的質感和量感。最后再以渴筆焦墨疏疏落落地打點,將山、樹統一為整體的格局。其基本的調子,淡墨空濛,靈秀松醇。畫面上雖不畫人而實有人,將畫中人寄情山水、傲嘯云煙的襟懷神韻描繪得翩翩欲動,洋溢著畫家對于家山的由衷的熱愛之情。從畫法來看,總體上強調線條的勾勒,而少用皴法,雖然略用淡墨渲染陰面,但畢竟以筆勝于墨,不假其虛,卻又純粹以虛為實,使山石有一種晶瑩的透明之感。這一畫風,為大多數黃山派畫家所喜好,當是受到徽派版畫的一定影響。
上一篇:《雪嶺盤車圖》原圖影印與賞析
下一篇:《春江垂釣圖》原圖影印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