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巖
【出典】 《孟子·告子下》:“傅說舉于版筑之間。”東漢·趙岐注:“傅說筑傅巖,武丁舉以為相。”參見“夢傅野”條。
【釋義】 傅巖為傅說版筑之地,殷高宗于此地找到傅說,任他為相。后世用以喻指賢才隱遁之所。
【例句】 ①跡巖勞傅想,窺野訪莘情。(李世民《春日登陜州城樓俯眺原野回丹碧綴煙霞密翠斑紅芳菲花柳即目川岫聊以命篇》6)這里用“傅巖”典謂看到山巖想起傅說的事跡,使自己思念賢相。 ②抽思滋泉側,飛想傅巖中。(李世民《秋暮言志》9)這里用“傅巖”典表示自己希望有賢明的宰相出現。 ③傅巖來筑處,磻溪入釣前。 (王勃《三月曲水宴得煙字》680)這里用傅說事,借以表現隱逸情趣。 ④傅巖既紆郁,首山亦嵯峨。操筑無昔老,采薇有遺歌。 (薛稷《秋日還京陜西十里作》1006)這里是自述途經傅巖時的懷古之思。 ⑤井邑傅巖上,客亭云霧間。 (王維《登河北城樓作》1279)這里是即景生情,用“傅巖”切登臨所望之地。 ⑥君思催早入,已夢傅巖邊。 (劉長卿《和中丞出使恩命過終南別業》1581)這里以傅說比擬中丞,謂君主望中丞早日入朝。 ⑦適會傅巖人,虛舟濟川時。 (獨孤及《送陳兼應辟兼寄高適賈至》2764)陳兼為應征辟之士,這里以傅說相比擬。 ⑧傅野絕遺賢,人希有盛遷。 (武少儀《和權載之離合詩》3690)這里以傅野喻指賢人隱跡之地,謂世無遺才。 ⑨傅氏筑已卑,磻溪釣何激。 (韓愈《和裴仆射假山十一韻》3837)這里以傅說版筑之傅巖同裴氏假山相比,借以襯托對裴仆射及其假山的稱美。 ⑩江同渭濱遠,山似傅巖高。(姚合《和鄭相演楊尚書蜀中唱和詩》5694)這里用“傅巖”將鄭相同傅說相比擬。(11)敢待傅巖成好夢,任從磻石掛纖鉤。 (李咸用《夏日別余秀才》7408)這里反用傅說版筑典自謂不是以隱待征的賢才。(12)說與眾傭同版筑,呂將群叟共磻溪。(李咸用《寄題從兄坤載村居》7409)這里以傅說為喻,謂李坤載屈居草野。(13)在野傅巖君不夢,乘軒衛懿鶴何功。(鄭啟《嚴塘經亂書事》其一7642)這里用傅巖典,諷刺皇帝拋棄賢臣。(14)戎衣一掛清天下,傅野非無濟世才。(韓偓《疏雨》7809)這里以傅野代指賢才棲隱之地。
上一篇:倒屣迎
下一篇:傲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