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姑
【出典】 晉·葛洪《神仙傳》卷七《麻姑》:“漢孝桓帝時,神仙王遠,字方平,降于蔡經家……即令人相訪……麻姑至矣,來時亦先聞人馬簫鼓聲,既至,從官半于方平。麻姑至,蔡經亦舉家見之,是好女子,年十八九許,于頂中作髻,余發垂至腰,其衣有文章,而非綿綺,光彩耀目,不可名狀。入拜方平……宴畢,方平、麻姑命駕升天而去。”參見“滄海桑田”條,“麻姑抓癢”條。
【釋義】 麻姑為古代傳說中相貌年輕的女仙人。
【例句】 ①西來青鳥東飛去,愿寄一書謝麻姑。(李白《有所思》1692)這里借以表現思念仙女的遐想。②麻姑垂兩鬢,一半已成霜。(李白《短歌行》1705)這里設想麻姑衰老,借以反襯人生短暫。③中有蓬海客,宛疑麻姑仙。(李白《贈嵩山焦煉師》1740)這里以“麻姑”比擬焦煉師道貌岸然。④吾曾弄海水,清淺嗟三變。果愜麻姑言,時光速流電。(李白《贈王漢陽》1754)這里說王漢陽像麻姑一樣,看到人世滄桑之變。⑤西江上,風動麻姑嫁時浪。(顧況《古離別》2941)這里借傳說中幾見滄桑的女仙表現江上風浪一如遠古。⑥近得麻姑音信否,潯陽江上不通潮。(顧況《題葉道士山房》2964)這里把葉道士描繪為麻姑的朋友,借以將葉道士喻為仙人。⑦欲共麻姑住,仙城半在空。(徐凝《武夷山仙城》5376)這里將武夷山仙城描繪為女仙麻姑居住之地。以突出一個“仙”字。⑧青鳥更不來,麻姑斷書信。(鮑溶《懷仙二首》其一5501)這里以同女仙麻姑斷絕書信,表現自己的懷仙之情。⑨恐是麻姑殘米粒,不曾將與世人看。(施肩吾《洗丹砂詞》5597)這里將丹砂比作女仙麻姑的殘米粒,以渲染它的仙氣。⑩好為麻姑到東海,勸栽黃竹莫栽桑。(李商隱《華山題王母祠》6147)這里化用麻姑三見東海桑田事,以勸神仙種竹不種桑,表明神仙的命運也不久長。意在嘲諷求仙。(11)欲就麻姑買滄海,一杯春露冷如冰。(李商隱《謁山》6208)這里以向“麻姑買滄海”暗喻擬向神仙乞得長壽。(12)麻姑古貌上仙才,謫向蓮峰管玉臺。(皮日休《華山李煉師所居》7067)這里以麻姑借指李煉師,切合她女道士的身份。(13)海下桃花千樹開,麻姑一去不知來。(曹唐《小游仙詩九十八首》其四十六7349)這里以麻姑不來渲染仙境時間的漫長。(14)青童傳語便須回,報道麻姑玉蕊開。(曹唐《小游仙詩九十八首》其八十一7351)這里借神話敘游仙所見。(15)辭我麻姑山畔去,蔡經蹤跡必相親。(李咸用《送李尊師歸臨川》7410)這里的麻姑山,指臨川附近南城縣之麻姑山。作者用以點明李尊師的去向。所以選擇此山作為臨川的標志有切合李尊師的身份的意思。(16)曾于方外見麻姑,聞說君山自古無。(方干《題君山》7505)這里假托神仙麻姑之口,說明君山的神異絕妙。(17)疑是麻姑惱塵世,暫教微步下層城。(羅虬《比紅兒詩》其八十五7630)這里說杜紅兒是麻姑惱怒塵世而譴下凡的,借以表明杜紅兒不同尋常,像仙女一般美好。
上一篇:麟閣
下一篇:黍稷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