穎脫
【出典】 《史記》卷七十六《平原君列傳》:“秦之圍邯鄲,趙使平原君求救,合從于楚,約與食客門下有勇力文武具備者二十人偕。平原君……得十九人,余無可取者,無以滿二十人。門下有毛遂者,前,自贊于平原君曰:‘……愿君即以遂備員而行矣。’……平原君曰:‘夫賢士之處世也,譬若錐之處囊中,其末立見。今先生處勝之門下三年于此矣,左右未有所稱誦,勝未有所聞,是先生無所有也。先生不能,先生留。’毛遂曰:‘臣乃今日請處囊中耳。使遂早得處囊中,乃穎脫而出,非特其末見而已。’平原君竟與毛遂偕。……平原君與楚合從,言其利害,日出而言之,日中不決。……毛遂按劍而前曰:‘……合從者為楚,非為趙也。……’楚王曰:‘唯唯,誠若先生之言,謹奉社稷而以從。’……遂定于殿上。”
【釋義】 戰國時,趙國平原君門客毛遂,請求隨平原君出使楚國,他以“囊中錐”自比,自稱如處囊中,早已穎脫而出(錐芒全部脫出)。后世用作稱美才士顯露才華的典故。
【例句】 ①毛君能穎脫,二國且同盟。(李白《自廣平乘醉走馬六十里至邯鄲登樓覽古書懷》1891)這里是因身臨趙國故地,而追懷毛遂的功績。②追隨燕薊兒,穎銳物不隔。(杜甫《八哀傳·贈司空王公思禮》2349)這里用毛遂事頌稱王思禮少年時即英姿不凡。③善知應觸類,各藉穎脫手。(杜甫《上水遣懷》2376)這里說,如能觸類旁通從事各業均會顯示出眾的才能。④穎微囊未出,寒甚谷難吹。(劉禹錫《罷郡歸洛陽寄友人》4089)此詩為作者經歷多年貶謫返回洛陽后所作。這里反用囊錐脫穎事,自傷仕途坎坷。
上一篇:雍門淚
下一篇:題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