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學·繪畫、雕塑·未來主義繪畫
未來主義首先是一個文學概念,1908年出自詩人、宣傳鼓動家馬里內蒂的思想,未來主義始于1909年2月20日,實際結束于第一次世界大戰之中 (1915年左右),這個運動基本上是一個意大利米蘭人的運動,但未來主義真正的誕生地還是在巴黎。1910年,他們發表了《未來派繪畫宣言》及《技巧宣言》,其中《技巧宣言》是了解未來主義美學的鎖鑰。這派人士希望呈現正在動著的機器或人物——“我們宣告……普遍動力論 (universaldynamism) 應該表現出有動力的感受 (dynamic sensation),而動態與光線粉碎了物體的實質(substance)。”在《未來主義繪畫宣言》上簽名的有波丘尼、卡臘、塞韋里尼、魯索洛、巴拉等人。此外,波丘尼自己也在1912年發表了一份有關雕塑的宣言。也就在這年的2月,未來主義的展覽在巴黎的伯恩海姆一讓的美術館里舉行,引起了廣泛的注意,后來又到倫敦、柏林、布魯塞爾、海牙、阿姆斯特丹、慕尼黑巡回展出,所到之處都引起騷動和刺激。在這一年當中,基本上算是意大利的一個地方性運動的未來主義,一躍而成為國際實驗性藝術的一個具有重大意義的組成部分。在一次大戰以后的不久,這股未來主義美學勢力便宣告終結,一些剩下來的未來派主要畫家,都轉向以相當傳統的方法來表現他們的觀念。
上一篇:西方文學·繪畫、雕塑·德斯皮歐
下一篇:西方文學·繪畫、雕塑·《女神游樂場酒吧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