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典故·下里
【出典】 《文選》卷四五戰國楚·宋玉《對楚王問》:“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國中屬而和者數千人。”唐·李周翰注:“《下里巴人》,下曲名也。”又,同書卷一七晉·陸士衡(機)《文賦》:“綴《下里》于《白雪》,吾亦濟夫所偉。”唐·李善注:“言以此庸音而偶彼嘉句,譬以《下里》鄙曲綴于《白雪》之高唱,吾雖知美惡之不倫,然且以益夫所偉也。”
【釋義】 《下里》為戰國時民間歌曲《下里巴人》的簡稱。后世常用以泛指民間歌謠,也借以喻指粗劣的文學作品。
【例句】 曾動詩興笑冷蕊,效少陵,慚下里。(洪皓《江梅引·訪寒梅》1002)這里以“下里”為喻,自謙所寫詠梅詞粗俗低劣,遠不如杜甫的詠梅詩那樣高雅。
上一篇:典故《下走》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鄉關何處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