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葉集
日本現存最古的一部和歌總集,也是一部最優秀的抒情詩歌總集,共20卷。據載,此集經過多次編修,最后主要由大伴家持予以整理、編纂,約成書于奈良時代(710—794)末期。集中約收和歌4500首,其中“長歌”265首,“短歌”4207首,“旋頭歌”62首,“連歌” 、《佛足石歌》各1 首。另有漢詩4 首 ,漢文22篇。歌體以 “短歌”、“長歌”和“旋頭歌”為主。其題材可分“雜歌” (描寫行幸、狩獵和游宴等的詩歌)、“相聞” (反映男女愛情、友誼為主的詩歌)和“挽歌” (為送葬或悼念亡人而作的詩歌)三大類。集中署名的作者約530人,上起天皇后妃,下至漁農戎卒,此外尚有許多無名氏的作品。作品的創作年代綿延400余年,但大多集中在舒明天皇即位(629)后的130余年間。根據社會的盛衰和歌風的變遷,又可將這130余年分為四期: 第一期從629年至672年“壬申之亂”。此期歌風淳厚質樸,略帶民謠色彩。作者多為天皇及皇族,如舒明天皇、額田王等。第二期自672年后至710年遷都奈良。抒情詩風格于本期已經形成,作歌技巧也臻于嫻熟,尤其柿本人麻呂的“長歌”,構思宏偉、格調凝重。第三期自710年后至733年,為《萬葉集》詩歌的鼎盛期。風格多樣,人才輩出,如山部赤人的敘景歌、大伴旅人的抒情詩等各具特色,尤其山上憶良的“長歌”—— “貧窮問答歌”更是感人肺腑,堪稱千古絕歌。第四期自733年后至759年。此其詩風轉至纖細雕琢,多感傷、憂郁之作。著名歌人有大伴家持等。此外,《萬葉集》中尚有獨放異彩、彌足珍貴的 “東歌” (日本東部地方民歌)和 “防人歌” (戍邊士兵歌)。本集是用 “萬葉假名”(一種借用漢字的音和訓標注日語語音的字母)寫成; 在文學史上的地位,與中國《詩經》相仿,對后世的“和歌”及其發展產生過巨大的影響。
上一篇:七星詩社
下一篇:五行打油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