否定的能力
“否定的能力”是英國著名詩人約翰·濟慈(1795—1821)提出的。他在給其弟的信中對這個名詞作了解釋:“我突然想起一個問題:究竟是什么品質使人獲得成就,尤其是文學成就,像莎士比亞那樣?我認為這種品質就是‘否定的能力’,即一個人能夠安然處于猶豫、神秘和懷疑狀態,而不急于去尋找事實與道理的能力。”他又補充說:“再讀多少本書,也許都無濟于事;對于一位偉大的詩人,他對美的感受可以壓倒一切其他的考慮,或是遮蓋一切其他的考慮。”在這封信的前面部分,他還說到:“任何藝術佳作都包含強烈的感情表現,并因其對美與真的追求而能消除一切丑與惡。”隨后,他又談到忍受也是美德。關于詩歌的特性,他認為:“詩歌沒有特性——它喜歡光明,也喜歡陰暗;無論對于丑美、高低、貧富、貴賤,它都予以生動表現——無論對于惡人伊阿古還是對于好人伊莫根,它都饒有興趣地予以描寫。”
濟慈的論述肯定了藝術固有的完整性,同時也表明了他自己在創作方法上的執著探索,以及他在詩歌創作理論上堅持客觀性與生動性原則的正確主張。
“否定的能力”這個詩學觀點在西方詩壇甚有影響。現在美國出版的一種文學季刊即以此命名。
上一篇:吉爾伽美什
下一篇:命運的戲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