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研究·重要詩人·杭世駿
字大宗,號堇浦,晚號秦亭老民。仁和(今浙江杭州)人。少家貧,努力向學,假書于人,窮晝夜讀之,與同里名人結讀書社。清世宗雍正二年(1724)舉人。高宗乾隆元年(1736),召試博學鴻詞,名列一等,授翰林編修。乾隆八年(1736),以翰林保舉御史,例試保和殿,世駿下筆為五千言,其中有言:“滿洲賢才雖多,較漢人僅十之三四。天下巡撫,尚滿、漢參半,總督則漢人無一焉,何內滿而外漢也?”觸怒高宗,本擬將其處死,后放歸。在鄉與厲鶚、周京等唱和,曾主講于廣州粵秀書院、揚州安定書院。晚頗落拓。龔自珍言:乾隆三十八年,高宗南巡,世駿接駕,“帝顧左右曰:‘杭世駿尚未死么?’是夕,返舍卒”(見《杭大宗逸事狀》)。世駿詩主要以其游宦生涯為題材,多題詠山水勝跡之作,如:《出國門作四首》寫其因直言被斥歸時的心境,《清遠舟中望對山野燒》寫詩人旅途所見到的山林大火,《福州竹枝詞十八首》寫福州歷史及民情風土,皆可見其才情。其詩主要取法于宋,如其五古歌行多為宋體,而其律、絕仍有學唐的傾向,如《無題》四首即為典型“香奩體”。詩喜用典,時以學問補詩情之不足。世駿為清中葉著名學者,著作極富。有《續禮記集說》一百卷、《石經考異》二卷、《詞科掌故錄》十七卷、《馀話》七卷、《訂訛類編》六卷、《續編》二卷、《三國志補注》六卷、《道古堂外集》二十六卷,《兩浙經籍志》等。編選《禁林集》八卷。其詩文及《榕城詩話》皆收入《道古堂詩集》二十六卷及《道古堂文集》四十八卷。《清史列傳》卷七一、《國朝耆獻類徵》卷一二六有傳。應禮為撰墓志銘,許宗彥、夏孫桐皆為作傳,洪亮吉、龔自珍皆有專文記其遺聞逸事。
上一篇:詩詞研究·詩學研究·楊萬里選集
下一篇:詩詞研究·主要詩集·別集·杲堂詩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