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研究·主要詩集·別集·孟浩然集
唐詩別集。孟浩然撰。《新唐書·藝文志》著錄《孟浩然詩集》三卷,下云:“弟洗然、宜城王士源所次,皆三卷也。士源別為七類。”由是觀之,孟集當時有孟洗然與王士源所編的兩種三卷本。孟洗然編定本,后代無著錄,未傳世,而后代諸多孟集版本悉出王士源本。唐玄宗天寶四載(745),浩然去世不久,王氏編錄其詩,努力搜求,保存了詩作二百十八首,分為三卷。天寶九年,韋滔得到王本,又重加繕寫,“增其條目”,“送上秘府”(韋滔《重序》)。宋代流傳的本子即為此本。《崇文總目》、《直齋書錄解題》、《宋史·藝文志》諸書目,雖書名或題“浩然”,或作“襄陽”,均錄為三卷,《郡齋讀書志》所著錄一卷本,乃晁氏據王氏三卷本合并而成。《孟浩然集》,今存有宋蜀刻本,三卷,原為黃丕烈所藏,后歷經楊紹和、李盛鐸諸人,今歸北京圖書館。此書雖不顯立類目,但考其內容,實按游覽、贈答、行旅、送別、宴樂、懷思、田園七類。此種編排形式為后來之元刻劉辰翁評點本、明朱警《唐百家詩》本、顧道洪本及毛晉汲古閣本所沿襲,諸本卷數、編次全同,僅收詩多寡略有不同,當屬同一系統。另有分體編排本,如三卷之明銅活字本。《四部叢刊》所影印明刊四卷本當又別為一體系。此本最為通行,收詩二百六十三首,較王本多四十五首,其中亦混入別人的作品。前人未有注孟詩者,僅有劉辰翁、李夢陽、袁宏道等作過點評。今有臺灣學生書局于1975年印行之游信利《孟浩然集箋注》,1989年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之徐鵬《孟浩然集校注》。
上一篇:詩詞研究·主要詩集·別集·孟東野詩集
下一篇:詩詞研究·重要詩人·宋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