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惠民和劑局方》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一名《和劑局方》,宋太醫局編集的一部官修方書。1078~1085年,編訂《太醫局方》,為本著初刊本。1102~1106年宋藥局定制劑規范,始稱《和劑局方》,1107~1110年校正,分5卷,21門,錄方297首,1148年藥局改稱《太平惠民局》,故書名亦稱《太平惠民和劑局方》,1208年,許洪校正注釋,隨條附增《吳直閣得效名方》及其他一些方劑,將自編專論藥物炮炙和修治等的《和劑指南總編》3卷,附于卷首。于卷首。又經1225~1227年,1241~1252年間的增補,終成定本。全書共10卷,14門,788方。
《和劑局方》是宋代太醫局所屬藥局的一種成藥處方配本,分諸風、傷寒、疾飲、諸虛等14門,列方之后,詳述主治、證候、配伍及修制法等。書中亦存某些錯誤,如《四庫全書總目·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引岳珂《桯史》稱:“和劑局方乃當時精集諸家名方,凡幾經名醫之手……然其間差訛者亦自不少,且以牛黃清心丸一方言之,凡用藥29味,寒熱訛雜,殊不可曉。”本書流傳至今的名方效方甚多,療效不可否認,如至寶丹、紫雪、蘇合香圓(丸),及婦科常用藥逍遙散、四物湯,兒科常用藥五福化毒丹,肥兒圓(丸)等均出自此書。。此書1959年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鉛印本。
上一篇:《太平圣惠方》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下一篇:《女仙外史》作品簡析與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