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典故·麈談
【出典】 見“玉麈談玄”條。
【釋義】 麈是駝鹿,俗稱四不像。古以麈尾作拂塵,晉代王公高士多手執麈尾清談,后稱清談為麈談。
【例句】 ①更如今,不聽麈談清,愁如發。(辛棄疾《滿江紅·中秋》1952)這里的不聽麈談是懷念故交之意。②唾壺麈尾登臨暇。似當年滁陽太守,歐陽公也。(劉克莊《賀新郎·寄題聶侍郎郁孤臺》2626)這是說手執麈尾,登臨游覽,有如當年歐陽修在滁陽任太守時。參見“玉壺敲怨”條。③唾壺麈尾瀟灑,領客上高寒。(劉克莊《水調歌頭·和西外判宗湖樓韻》2645)這是說手執麈尾,帶領賓客登上高寒的山峰。參見“玉壺敲怨”條。
上一篇:典故《駐行云》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專云壑》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