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研究·詩作名·陌上桑
漢樂府民歌篇名。始見于《宋書·樂志》,題作《艷歌羅敷行》;后《玉臺新詠》輯錄,題為《日出東南隅行》;《樂府詩集》收入卷二八《相和歌辭·相和曲》,名為《陌上?!?。《宋書》原注:“三解。前有艷詞曲,后有趨?!薄敖狻睘闃犯瓒温?,一解相當于一章。詩歌通過太守調戲采桑女遭到嘲諷拒絕一事的敘寫,反映了封建社會達官貴族橫行、下層婦女受欺的黑暗現實,刻畫了集智勇美于一身的羅敷的光輝形象。與同類題材的民間作品《韓憑夫婦》《秋胡行》相比,本詩著力于理想形象的塑造,喜劇氣氛的烘染,富有浪漫主義色彩。全詩以羅敷的美為鋪敘中心,采用的是避實就虛的藝術方法:“寫羅敷全須寫容貌,今止言服飾之盛耳,偏無一言及其容貌,特于看羅敷者盡情描寫,所謂虛處著筆,誠妙手也?!?陳祚明《采菽堂古詩選》)敘事中鋪陳、襯托、夸張等多種手法的結合運用,成功地渲染了詼諧活潑的喜劇風格。羅敷虛擬的“夸夫”結尾,揚此抑彼,借夫婿風采壓使君氣焰,揚自我氣節,更是別開生面,馀韻無窮。本詩為完全的五言敘事詩,它的產生標志著東漢民歌中五言體敘事詩的成熟,為建安文人五言詩的繁榮提供了有益的借鑒。
上一篇:詩詞研究·重要詩人·陳高
下一篇:詩詞研究·詩論著述·陵陽室中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