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坤牛乾馬
【出典】 《周易·說卦》:“乾,健也。坤,順也……乾為馬,坤為牛。”唐·孔穎達(dá)疏:“乾象天,天行健,故為馬也。坤為牛:坤象地,任重而順,故為牛也。”又,《說卦》:“乾為天……為良馬、為老馬、為瘠馬、為駁馬……坤為地……為子母牛。”
【釋義】 《周易·說卦》認(rèn)為:“乾”(三)為天,其行健,故用善走之馬象征它,并認(rèn)為馬包括了良馬、老馬、瘦馬、毛色不純之馬。“坤”(三)為地,地道柔順能載物,故用性情柔順、亦能載物之牛來象征它。牛亦包括子牛和母牛。后世遂用“坤牛乾馬”作為詠牛馬之典。
【例句】 ①休問坤牛乾馬,大率人生且且。(吳潛《謁金門·和劉制幾》2759)這里用“坤牛乾馬”代表處于兩端的、根本不同的對(duì)立物。如美丑、賢愚等。詞意為人間的是非、賢愚不必去管了。②倚空笑把輪云事,付坤牛、乾馬征逐。(吳潛《桂枝香》[三年海國]2767)這里的“坤牛乾馬”即指牛馬,用以象征世間熱中名利之人。
上一篇:典故《塊磊澆胸》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夔乃憐蚿》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