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研究·詩學研究·和陶合箋
蘇軾和陶詩注本。全稱《東坡和陶合箋》。八卷。清溫汝能纂。蘇軾的《和陶詩》乃晚年之作,其中除《和陶飲酒》外,馀皆寫于遭貶嶺南(惠州)、海外(儋州)時期,共有一百二十四首,蘇軾親自將這些和陶詩編纂成集,其弟蘇轍為之作序。以后各種版本的蘇軾詩集幾乎都收錄了東坡的《和陶詩》,但其中不少版本的《和陶詩》編排次序不一樣,有以內容分類編次,有按編年排列,溫汝能《陶詩匯詳》本的《和陶合箋》以詩體為類編排,先四言體,次五言體,次雜言體,最后是附錄,將東坡《和陶詩》的順序排比與《陶淵明集》的編排體例一致起來。《和陶合箋》雖以詩體分類編排,但于具體詩篇的寫作時間考辨較為精當,如宋紹圣二年(1095)冬,蘇軾曾作《和讀山海經》十三首,連按時間先后分編蘇詩的查慎行注《東坡先生編年詩》,都謂此十三首不著作詩年月,而《和陶合箋》卷四在該組詩后按云:“考之《欒城集》,《和子瞻和陶公讀山海經》詩,編次《盆中菖蒲花》之后,故置惠州卷中。據此應是紹圣丙子在惠州作。”此書在清嘉靖間有順德溫氏刻本,光緒十八年(1892)上海五彩公司又刊行過石印本。
上一篇:詩詞研究·重要詩人·周茂源
下一篇:詩詞研究·詩學概念·咸酸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