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研究·重要詩人·華察
字子潛,號鴻山。無錫(今屬江蘇)人。明世宗嘉靖五年(1526)進士,與吳人陸粲、袁袠、屠應埈同館,并有才名,選庶吉士,為當軸者所不悅,出為戶部主事,進車駕郎中,再召入,為翰林修撰,遷侍讀學士,掌南院,以給事御史論罷。家本素封,罷官里居,修其業而息之。其詩多表現其逃避塵世、歸居田園的恬淡情懷,往往能刊洗浮華,寫得簡遠清淡,如:“天高宿霧盡,木落空山秋”(《山臺曉望懷僅初不至和姚山人韻》);“疏鐘隔云渡,殘葉映泉流”(《惠山寺與子羽話別》);“寒照隱城樹,蒼煙深壁夢”(《與僅初再過任大理別墅》)。王慎中在為其集所作序中謂其詩“意象之超越、音韻之凄清,不受垢氛,而獨契溟涬,若木居草茹,隱遁棲息者之所為言,非世人語也”。龔用卿也認為其詩“沖淡閑曠,如秋水芙蓉,不事雕琢,步驟陶、韋而得自在”(轉引自《明詩紀事》)。其生平見《明史》卷二八七、錢謙益《列朝詩集小傳》。
上一篇:詩詞研究·詩論著述·十朝詩乘
下一篇:詩詞研究·主要詩集·地方總集·南園后五子詩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