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研究·先秦:《詩經》的應用與研究·獻詩陳志
“獻詩陳志”就是顧頡剛先生所說的用詩“諷諫”,是《詩經》“本身固有的應用”。公卿大夫們將詩歌運用于政教,借獻詩對統治者加以頌揚或諷刺。所獻之詩可以是自作的,也可以是借用他人的。可以自己,也可由樂工代為歌唱或朗誦,可以在詩中直接點明創作目的,也可以比喻、象征,借它物以言之,主文而譎諫。《詩經》中許多詩最初就是為了諷諫而創作,如《小雅·節南山》,詩人明言:“家父作誦,以究王讻。式訛爾心,以畜萬邦。”周朝的統治者通過公卿大夫們的獻詩了解民心向背,政治得失。先秦古籍如 《國語·周語》、《左傳》襄公十四年對此都有記載 (參見“獻詩說”)。
現一般認為《頌》詩的全部,雅詩的絕大部分就是出于卿大夫之手,由他們直接獻上去的。
“獻詩陳志”是周人“詩言志”觀念的具體體現,是周朝公卿大夫詩歌創作的主要目的和用詩于政教的重要方法。漢代經師用《詩》于政教并非完全沒有根據,只是錯在主觀臆斷,比附經義,以偏概全,把整部《詩經》都當作諫書了。
上一篇:詩經研究·《詩經》的采集與編定·獻詩說
下一篇:詩經研究·宋元明:宋學《詩經》學的興起與衰落·王柏刪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