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研究·主要詩集·地方總集·國朝滄州詩鈔
地方詩總集。正集十二卷,補鈔二卷,清王國均、葉圭書編纂。滄州,在清代屬直隸(河北省)天津府統轄。滄州地近北京,自明以后詩學日漸昌明,但皆未顯于世,大興牛坤序:“予家與滄州舊族王張李葉皆戚誼,其源皆百馀年,而不知詩人若是之多也。”之所以如此,亦由于無人表彰。王氏以老布衣竭十馀年心力,編成此集,其目的在于保存鄉邦文獻,并以“抒懷舊之蓄念:發潛德之幽光”(李僡序)。全書共錄一百二十馀人,編者自云:“一人有窮達,詩即因之顯晦。此編于名公巨卿,在所必取;而布衣寒士,亦所不遺。世之操選政者,皆恪守門戶,獨標意旨,合則存,不合則去。此鈔不立阡陌,并存作者本色,不敢稱為詩選,故名曰詩鈔。”(見《序例》)全書錄詩一千三百九十馀首,題材較為豐富,風格亦較多樣。如宋起鳳之慷慨多氣,王公弼之閑曠平易,戴明說之深渾奇峭,張延緒之恬淡蕭疏,皆頗有成就。特別是宋起鳳《南北雜詠》組詩十九首,較為全面地反映了明末清初政情及軍事變遷。入錄作者在字號官爵下“有事跡可載者以行實居先,逸事次之。見聞最確而無書可征者以按語附后,使人讀其詩知其人。庶吾鄉前輩典型不至湮沒。又詩家小傳最貴簡要,州志百馀年未修,故敘述稍繁,以備異日文獻之征”(《序例》)。全書始于宋起鳳,終于王國均之兄王國維。所錄皆蓋棺論定之人,正集刊于咸豐三年(1853),前有山東巡撫李僡以及牛坤、俞浩三人序。正集刊成后又編“補鈔”,王國均自序云:“《滄詩補鈔》即《正鈔》諸家所遺之詩也。均以二十年客游于外奔走,不遑采訪,率多缺略。道光丙午(1846)倉卒成書,頗以為憾。迨咸豐癸丑、丙辰間(1853—1856)家居數載,于兵燹之馀,詳加搜輯,復得詩如千首,分為二卷,并以付梓。”有咸豐八年(1858)刊本。
上一篇:詩詞研究·主要詩集·地方總集·國朝松陵詩徵
下一篇:詩詞研究·主要詩集·地方總集·國朝蜀詩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