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研究·時代、地域和作者·《詩經》中最晚的詩
關于《詩經》中最晚的詩,說法較多,影響較大的有:
1.古文毛詩以為是《陳風·株林》。《毛詩序》: “《株林》,刺(陳)靈公也。淫乎夏姬,馳驅而往,朝夕不休息焉。”《左傳》宣公十年(公元前599年)載其事,陳靈公和大夫孔寧、儀行父與夏御叔的寡妻夏姬私通,公元前599年夏姬的兒子夏徵舒成人后將陳靈公殺死。
2.今文齊詩以為是《曹風·下泉》。清陳喬樅《齊詩遺說考》卷四引焦氏《易林·蠱之歸妹》: “《下泉》苞稂,十年無王。荀伯遇時,憂念周京。”明何楷《詩經世本古義》卷二十八說: “《下泉》,曹人美晉荀躒(lì)納周敬王,今考《詩》與《春秋》事相合,焦氏所傳確矣,當從之。”春秋魯昭公(公元前541—公元前510)期間,周室發生王子朝之亂,晉荀躒為周室戍守,平亂,并擁立了周敬王。《左傳》昭公三十二年 (公元前510年) 載其事。
3.清王夫之以為是《秦風·無衣》。王夫之 《詩經稗疏》卷一:“春秋申包胥乞師,秦哀公為之賦《無衣》。劉向《新序》亦云然,《吳越春秋》亦曰恒 (當為哀)公為賦《無衣》之詩曰 ‘無衣’ 云。” 《左傳》定公四年 (公元前506年) 載其事。
上一篇:詩經研究·《詩經》創作的文化背景·《詩經》中所反映的文學觀念
下一篇:詩經研究·現當代:《詩經》研究的新紀元·《詩經》今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