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曲論·詩論· 薑齋詩話》新詩鑒賞
詩論,三卷,清王夫之撰。夫之見《古詩評選》。
王氏論詩強調“意”,他說:“無論詩歌與長行文字,俱以意為主。意猶帥也。無帥之兵,謂之烏合?!薄盁熢迫B苔林,金鋪錦帳,寓意則靈。若齊、梁綺語,宋人摶合成句之出處,役心向彼掇索,而不恤己情之所自發,此之謂小家數,總在圈繢中求活計也?!彼f的“意”不單純指作品內容,而是其所含的全部意蘊。這種意蘊的展開和變化構成了作品的“勢”?!耙砸鉃橹鳎瑒荽沃菡撸庵兄窭硪?。唯謝康樂為能取勢,宛轉屈伸,以求盡其意;意已盡則止,殆無剩語;夭矯連蜷,煙云繚繞,乃真龍,非畫龍也?!边@種“勢”是藝術作品的內在結構,是藝術的邏輯力量。它一旦產生后就有自己的發展規律,甚至不為藝術家自己所左右(因為“勢”本身有一種內在的驅動力)。
王氏還從創作和社會效果的角度對孔子所說的“興”“觀”“群”“怨”作了新的解釋:“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可以’云者,隨所以而皆可也。于所興而可觀,其興也深;于所觀而可興,其觀也審。以其群者而怨,怨愈不忘;以其怨者而群,群乃益摯。出于四情之外,以生起四情;游于四情之中,情無所窒。作者用一致之思,讀者各以其情而自得?!彼阉恼呗撓灯饋?,主張個人感情的抒發和社會教化作用是統一的,它們可以互相促進,并認為只有互相促進才能更好地完成它們各自的使命。他還力圖打通創作和鑒賞、作者和讀者之間的隔阻。
書中就“情”、“景”關系作了深入論述。作者認為“情”乃一詩之主。“景”乃“身”之所歷、目之所見的“現景”真景。關于情景關系,他說:“情、景名為二,而實不可離。神于詩者,妙合無垠。巧者則有情中景、景中情?!彼€說:“關情者景,自與情相為珀芥也。情景雖有在心在物之分,而景生情,情生景,哀樂之觸,榮悴之迎,互藏其宅。天情物理,可哀而可樂,用之無窮,流而不滯,窮且滯者不知爾?!睆倪@些可見王氏是富于藝術辯證觀念的。
他還強調自然,反對模擬,對江西派、明前、后“七子”、竟陵派都有所批評。對一些“惡詩”作了嚴厲的指責。他說:“更有數種惡詩:有似婦人者,有似衲子者,有似鄉塾師者,有似游食客者?!边@種“惡詩”,還包括“艷詩”。他說:“前所列諸惡詩,極矣;更有猥賤于此者,則詩傭是也。詩傭者,衰腐廣文,應上官之征索;望門幕客,受主人之傭托也。彼皆不得已而為之?!?/p>
本來古代詩歌的社會應用性就很強,受雇于人者為上官為東家寫的詩歌是所謂“社會功用”中的最下者,船山對這些作品的譏諷也說明了他對這種社會風氣的厭惡。
此書所表達出的文藝思想是深刻的。
全書包括三部分:一、《詩繹》,共十六條,以評論《詩經》中品為主;二、《夕堂永日緒論·內篇》,四十七條,附“外篇”五十二條,評論歷代詩人,以明詩人為主,“外篇”評論時文;三、《南窗漫記》,共三十二條,多記錄師友遺詩。此書為后人所輯,名亦為后人所題。
《清詩話》本二卷,未收《夕堂永日緒論·外篇》和《南窗漫記》。今人戴鴻森校注之《薑齋詩話箋注》包括上述三部分。
有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年排印本。
上一篇:《歷代詩歌別集·清代與近代部分·嶺云海日樓詩鈔》簡介介紹
下一篇:《歷代詩歌別集·清代與近代部分·譚嗣同全集》簡介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