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曲總集·別集·詞· 宋四家詞選》新詩鑒賞
宋詞流派選本,不分卷,清周濟編選。濟(1781~1839)字係緒,一字介存,號未齋,晚號止庵,荊溪(今江蘇宜興)人。嘉慶十年(1805)進士,曾為淮安府學教授。
此書是周氏晚年所選,他承繼常州詞派之理論,推尊詞體,主張詞“非寄托不入,專寄托不出”。并認為詞應該攄寫與時代盛衰息息相關的政治感慨,或是描寫對即將發生變亂的預感,或是抒發對茍且偷安局面的憂慮,這些想法往往是不自覺地潛藏在詞人作品之中。他說:“宣和之時,泰窮將否,危機已動,外榮而內瘁。鳴其盛者,雖極鋪張粉飾,而幽憂之思潛動于內不自知。”
此書選錄之詞貫徹其主張。選詞二百余首,凡五十一家,以周邦彥、辛棄疾、吳文英、王沂孫四家為主,其余四十七家為附庸,用以辨明詞的源流正變,建立起自成一家的詞統,為初學詞者指示一條步驟井然、具有可操作性的學詞途徑,也就是“問涂碧山,歷夢窗、稼軒,以還清真之渾化”的道路。
周濟主張以王沂孫為入門之臺階。因為他的詞“饜心切理,言近旨遠,聲容調度,一一可循”。但碧山詞仍有能深入、不能淺出和刻畫太多、意境不夠渾成之病。這樣在學習碧山之后,再研習吳文英、辛棄疾之詞。
他認為吳詞質實、密麗足以救浙派一味清空而流為滑易之病。但夢窗過于沉晦,仍須濟之以辛詞之剛健、疏宕。最終達到周邦彥詞內容形式完美統一,即“渾化”之境界。
周濟認為清真詞是宋詞集大成者,在藝術上“淹有眾長”,如秦觀之清麗婉約,蘇軾之空靈高遠,賀鑄小令之洗練,柳永慢詞之鋪敘等。而且周邦彥的詞中就潛藏著“沉痛”和“幽憂”,周氏認為這與其時代相關。當然這評價不一定符合他所標舉詞人之實際,但作為度人金針,亦可謂用心良苦。書中也注意選錄了為張惠言所貶斥的柳永、黃庭堅的作品,并對他們亦有較中肯的評價,但對一些豪放派詞人如張元干、劉過、劉克莊的作品則一首未選。說明了編選者也還有偏見。此書對當時和后世詞之創作有一定的影響。
有古典文學出版社1958年排印本。
上一篇:《歷代詩歌別集·明代部分·陶庵全集》簡介介紹
下一篇:《歷代詩歌別集·宋代部分·芳蘭軒集》簡介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