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代詩歌別集·清代與近代部分· 鈍吟老人遺稿》新詩鑒賞
詩文別集,二十二卷,詩十二卷,清馮班撰。班(1602~1671)字定遠,號鈍吟老人,江蘇常熟人。明諸生,錢謙益弟子,與其兄同屬虞山詩派。明亡后佯狂避世。
馮氏論詩推崇晚唐溫李和宋代西昆,其早期詩作多以四時風物與男女戀情為題材。如《十二月樂辭》寫深閨少女眼中春夏秋冬的景色,雖是模仿李賀,但比李氏更重詞藻,鏤金錯彩,秾艷靡麗,但內容比較貧乏。所寫的風情也多為妙妓妖姬與風流才子之間的艷情,與現代所謂愛情不同,但還比較莊重,可讀并感人者也還不少。如《畫屏風詩》“端相欲盡下階行,擬喚還休不得名。一種秾纖萬種態,動人休道更無情”(其八);“云作仙輿鵲作橋,鳳簫雙奏夜迢迢。恩情只覺千年少,長向麻姑問海潮”(《秦淮花燭詩》)。馮氏早期《游仙詩》五十首是寄托了嚴肅的政治內容的,這組詩是為錢謙益、瞿式耜和其兄馮舒被逮北上而作。后經國變,明朝滅亡后二十年作者又讀這組詩還“惘然有如昨夢”。如“百和煙濃繞霧鬟,靈璈聲動玉珊珊。俗人坐對無聊極,試遣蒼虬探阿環?!?其一)這組作品雖然很難細繹其真實含意,但從字里行間所流露出的悵惘、怨恨和諷刺,還是可以確切地感受到的。
馮氏晚年多用詩歌寄托亡國之恨和表現作者與世相忤的個性,如《感事》:“風景當年漫撫膺,東南忍見杞天傾。龍盤王氣山空在,馬渡江潮水未平。誰致倒戈攻鐵甕,更聞降孽掠蕪城。謝安王導惟丘墓,天塹徒縈十萬兵?!瘪T詩中也表現了自己的軟弱,“讀書目力盡,彎弓臂不開。棲棲五十載,余生真可哀……”這種幻滅感在當時江南才子中很普遍,在張岱的著作中,以及后來的《桃花扇》中都表明了這一點。
馮詩注重用典、辭藻,秾麗深穩,多比興,用筆穩健,較深曲,這和《疑雨集》在風格上有根本的不同。
馮集包括《小集》三卷,《鈍吟集》三卷,《別集》一卷,《余集》一卷,《游仙詩》一卷,《集外詩》一卷,《外集》一卷,《文稿》一卷,《雜錄》十卷。
有康熙戊申至己未年(1668~1679)毛氏汲古閣刊本。此本比《四庫全書》所收內容豐富。
上一篇:《歷代詩歌別集·金元部分·遺山先生詩集》簡介介紹
下一篇:《詩詞曲論·詩論·鶴林玉露》簡介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