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代詩歌總集· 國朝風雅》新詩鑒賞
元詩總集,三十卷,元蔣易編集。易字師文,建陽(今屬福建)人,生平仕履不詳。從其編輯此集和在集中偶然留下的一些跋語來看,蔣易可能是南宋陳起、陳思、陳續蕓一類,具有一定文化修養,并與流浪江湖文人來往甚多的書鋪老板,他刻印此書有為聲聞不彰的詩人傳名之意。
編者在自序中談到此編選錄標準說:“擇其溫柔敦厚、雄深典麗,足以歌太平之盛;或意思閑適、辭旨沖淡,足以消融貪鄙之心;或諷刺怨謗而不過于譎;或清新俊逸,而不流于靡,可以興,可以戒者然后存之。”
此書首取劉因,壓卷為《黃金臺》,前二十七卷,共收元詩人八十五家。與此書同名,但傅習和孫存吾二人編輯之書則收錄詩人多而錄詩卻比此書少,而且字句之間多有歧異。蔣易此書,于每人篇尾各著事實,足資考證,是以較傅、孫之書為勝。最后三卷為雜編,兩書相同。從蔣易書中選了許多南宋文天祥、謝枋得(按傳統的編輯總集的方法,文謝二人不能算元人)和金人元好問的作品,可見編者之思想傾向。
此編傳世者尚有十卷本,此為蔣書之殘本。前七卷每卷或收一二詩人作品,或收六七詩人作品,共收二十八家詩作,富于社會內容的作品不少,如李存的《流民詩》、王東的《暹國回使歌》、杜仲高的《讀文山詩》等。最后三卷雜編,編者跋云:“是編雜采江湖之所傳而不睹其全者,故題曰《風雅雜編》云。”是書編成于元統(1333~1335)、至元(1335~1340)間。因為蔣氏跋語曾提到元統二年(1334)彭元亮自北還,一些詩人各錄若干首詩贈給他,在另一處跋語標明至元四年(1338)。此書有《元人選元詩》本,為范氏又鮮室據“唐風樓”所藏刊本影印,三十卷本仍存于世。清瞿良士《鐵琴銅劍樓藏書題跋》曾記黃丕烈識語曾記其得“三十卷本,序目都有,遇缺失處已抄補,驗其裝潢,識是金星軺家故物,非出自尋常藏書人家者,宜可信為全本也”。實際上并非如此,殘本(十卷本)上有的作品,而“三十卷本”沒有,看來即使“三十卷本”也非完本。
上一篇:《詞曲總集·別集·詞·定皿酉今詞》簡介介紹
下一篇:《詞曲總集·別集·詞·疏影樓詞》簡介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