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代詩歌總集· 古詩紀(jì)》新詩鑒賞
古詩總集,前集十卷,正集百三十卷,外集四卷,別集十二卷,共一百五十六卷,明馮惟訥編纂。惟訥字汝言,臨朐(今屬山東)人。嘉靖戊戌(1538)進(jìn)士,曾任兵部員外郎,曾提學(xué)陜西、兩浙,累遷江西左布政,以光祿卿致仕,著作甚富。
此書網(wǎng)羅從上古到隋初《詩經(jīng)》《楚辭》以外的詩歌,披索闕遺,采摭豐富。前集輯上古至秦佚詩,其中雜收銘、贊、箴、頌等文,本名《風(fēng)雅廣逸》,自成一書。正集收漢至隋之詩歌作品。外集專錄隋以前筆記志怪小說中的仙歌鬼詩。別集選錄前人對古詩的評論,包括考訂源流,分別體例,辨析聲律、品藻名篇佳句以及對和古詩有關(guān)疑難問題的考證等。這部書初步為人們研究隋以前詩歌提供了一個完整資料。
其缺點(diǎn)為:真?zhèn)坞s收,缺少必要的分析與考訂,因此漏收、濫收現(xiàn)象都很嚴(yán)重;體例不一,各集又以體分,這種方法顛倒了原集的次序,而且破壞了樂府詩歌因音樂而形成的體系與條貫,割裂竄亂貽誤后人;書中所輯之詩來源很多,如類書、子史、筆記等,馮氏不注出處,仿佛皆從本集中抄來;杜撰題目,如從《藝文類聚》熱部輯得傅玄一詩,馮氏妄為標(biāo)目《苦熱詩》,而《北堂書鈔》中此作《雜詩》;另外由于編者貪大務(wù)多,收入許多非詩,如《封禪文》等。
此書刊刻不久,明末清初的馮舒就寫了《詩紀(jì)匡謬》,正其失一百二十二條,多中肯綮。后楊守敬又針對馮書不注出處而多漏誤,撰《古詩存目》一百四十四卷,既逐篇為之索引,又補(bǔ)其未及具之什。
馮書明代有兩個刻本,一為嘉靖中太原甄敬的陜西刻本,此書一依馮書原次而得其真;一為萬歷間漳浦吳琯刻本。
上一篇:《歷代詩歌總集·古詩類苑》簡介介紹
下一篇:《歷代詩歌別集·宋代部分·朱淑真集注》簡介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