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亭集序》簡介|介紹|概況
散文篇名。東晉王羲之作。《晉書·王羲之傳》說:“嘗與同志宴集于會稽山陰之蘭亭,羲之自為之序以申其志。……或以潘岳《金谷詩序》方其文,羲之比于石崇,聞而甚喜。”清吳楚材、吳調侯《古文觀止》卷七評此文說:“通篇著眼在‘死生’二字。只為當時士大夫務清談,鮮實效,一死生而齊彭、殤,無經濟大略,故觸景興懷,俯仰若有余痛。但逸少曠達人,故雖蒼涼感嘆之中,自有無窮逸趣。”李扶九《古文筆法百篇》卷十五引林西仲說:“蘭亭之會,孫綽曾作后序,右軍此作乃前序耳。通篇筆意,疏曠跌宕,始云氣空濛,往來紙上。后惟陶靖節文庶幾近之”又說:“右軍何等人物!生死關頭,寧勘不破。不知時尚清談,剽竊老莊,仁義為土梗,名教為桎梏,因而風俗頹敝,國步改移。右軍有心人也,故一旦于此勝會,痛加感慨,長歌當哭,隱然有維持世教之心。古人之文,其不茍作有如此。”此文是宴游詩序中膾炙人口的名篇。晉穆帝永和九年(353)三月三日,王羲之與名士謝安、孫綽等四十一人宴集于會稽山陰的蘭亭,各賦詩詠懷,后編集成冊,王羲之因作此序。序中記述當時宴集盛況,描繪蘭亭秀麗風光,抒寫優游山水、陶然自樂的情懷和對死生壽夭的感慨,文筆清新秀雅,自然有致。
上一篇:《兔罝》簡析|導讀|概況|介紹
下一篇:《初晴游滄浪亭》簡析|導讀|概況|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