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文集·三言二拍
古代白話短篇小說集。明馮夢龍所編 《喻世明言》(又名 《古今小說》)、《警世通言》、《醒世恒言》 與明凌濛初所撰《拍案驚奇》、《二刻拍案驚奇》的合稱。每種各收白話短篇小說四十篇。明代中后期,讀者的審美趣味發生了很大變化,通俗文學成為暢銷書。出身江南書香門第的馮夢龍得風氣之先,繼嘉靖年間洪楩刊印 《清平山堂話本》后,陸續推出 “三言”。“三言”不是馮夢龍一人的創作,其中所收有宋元話本,也有根據前代筆記、傳奇、歷史故事敷演成篇的“擬話本”。哪些作品出自馮夢龍手筆,哪些經過馮夢龍的文字潤色,等等,直到今天也是一個謎。但,“三言” 問世后,受到讀者熱烈歡迎。坊間書商覺得有利可圖,便約請風流文人凌濛初也來編一部這樣的暢銷書。但前人作品之精彩者,已經被 “三言”“搜括殆盡”,凌濛初只好 “取古今雜碎事可新聽睹、佐談諧者,演而暢之”,這種 “故事新編” 的結果就是 《拍案驚奇》。“三言二拍” 不是 “憑空虛構”,都有其故事的藍本。現代學者譚正璧編有 《“三言二拍” 資料》 一書,考證其本事來源,可供好奇者參閱。“三言”和 “二拍” 的題材非常廣泛,古今中外,世態人情,無所不包;其思想也極為混亂,既有非常正統的說教,也有非常開放的觀念,如以 “喻世”、“警世”、“醒世”作為書名,好像挺道貌岸然的,但一看內容,卻大謬不然。現在出版社刊行的 “三言二拍” 都是經過刪節的 “潔本”,其原本文字的 “色情” 程度絕不亞于 《金瓶梅》。這與明代中期后,人們的道德觀念變得非常開放有關,過去人們諱莫如深的性愛,成為通俗小說和戲曲中的熱門話題。編者和作者的目的,主要是為了 “好玩”,給讀者提供娛樂,而不是道德教育。這是當時民間流行的價值觀念使然。他們在書名或序言中表現出的 “正經”,是假正經,并非 “廬山真面目”。“三言二拍”的審美情趣可以用一個 “俗” 字來概括,與正統詩文的 “雅” 適成鮮明對比。這種審美情趣卻非常投合一般讀者的口味,故能不徑而走。但 “三言二拍” 卷帙浩繁,過去一般讀者不易購置,明末有一位化名 “抱甕老人” 的選家特從中選出四十篇,編成 《今古奇觀》。此書一出,立刻風行天下,甚至搶了 “三言二拍” 的好戲,使 “三言二拍” 從清初以后便湮沒不彰,最后竟在中國本土失傳。二十年代,魯迅在北京大學講授 《中國小說史》 時,還未能見到 “三言二拍” 的真本。我們現在看到的,是后來從日本拍照回來的 “孤本”。
上一篇:倫理學·人倫·三綱
下一篇:宗教學·道教·丘處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