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古今小說
明代短篇小說集。四十卷,每卷演一故事。作者馮夢龍(1574~1646),字猶龍,又字耳猶,別號墨憨子。長洲(今江蘇吳縣)人。少有才氣,但科舉不得志,五十七歲補了一名貢生,他酷愛李贄之學,具有一定進步思想。又名為《喻世名言》,是“三言”中刊刻最早的一部,為明熹宗天啟元年(1624)刊刻。書中收宋元話本較多,多有改編前人之作,這可以在《清平山堂話本》或在《熊龍峰刊小說四種》中看到原作,如《簡帖僧巧騙皇甫妻》和《閑云庵阮三償冤債》及《張舜美燈宵得麗女》還有《張古老種瓜娶文女》等小說作品,而《沈小霞相會出師表》和《蔣興哥重會珍珠衫》明顯為明代作品,無論是宋元舊篇,還是明代新作,此書所收作品,都是民間藝人書會才人世代累積而成,馮夢龍只是作了一番加工潤色。
《古今小說》雖歷經宋元明三個不同時代,但描寫內容廣泛,既有揭露統治者殘暴腐朽的作品,又有反映普通市民愛情婚姻的作品,還有一些以歷史傳奇為題材的小說作品,從各個側面表現出新興市民階級的生活狀況和心理狀態。代表作品為《蔣興哥重會珍珠衫》,其作為“三言”第一部的第一卷,對馮夢龍纂書的思想傾向有指向作用,該作品細致地刻畫了一個青年女子在情欲支配下的心理變化,也刻畫了蔣興哥拋棄世俗偏見,擺脫三從四德封建禮教羈絆,尊重妻子婚姻選擇的氣度和行為,蔣興哥和王三巧的愛情婚姻糾葛,是明中葉以來商品經濟興起之后時代思潮的忠實反映,表現出新的愛情觀念和價值取向,給人們以啟迪。這類作品還有《張舜美燈宵得麗女》,也刻畫了一個為獲得自己理想愛情,置封建禮教于度外,大膽地跟所愛之人結合并私奔的勇氣和膽識,愛情主題的深化和帶有新的時代意識是《古今小說》成就之所在。其它方面如揭露封建統治階級的殘酷腐敗,抨擊封建社會中的種種黑暗,并贊頌勇于反抗者,在作品中也有大量反映,如《沈小霞相會出師表》,寫與奸相嚴嵩進行的那場驚心動魄的政治斗爭,是反映統治階級內部斗爭的杰出代表。還有《楊思溫燕人逢故友》,描寫北宋滅亡之后,淪為異邦居民的故國之思,還有《宋四公大鬧禁魂張》及《沈小官小鳥害七命》等作品,都集中展現了市井細民的愛憎好惡,理想情趣,并真實勾勒出封建統治的黑暗殘酷,以及人民的反抗精神和維護自己人格尊嚴的渴望。除此以外,書中還有一些以歷史傳奇為題材的小說及“神仙”“靈怪”等作品,代表作為《晏平仲二桃殺三士》和《張古老種瓜娶文女》。本書在藝術上仍保持不少話本的特色,但比起話本來,篇幅加長,主題思想比較集中,情節也更為曲折,尤其在人情世態的描繪上比話本豐富了許多。《古今小說》為我們研究古代短篇小說提供了重要資料。
上一篇:圖書編輯出版·卷軸制度
下一篇:杰出人物·史可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