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典故·五緯
【出典】 《周禮·春官·大宗伯》:“以實柴祀日月星辰。”東漢·鄭玄注:“星謂五緯。”唐·賈公彥疏:“五緯即五星。東方歲星,南方熒惑,西方太白,北方辰星,中央鎮星。言緯者,二十八宿隨天左轉為經,五星右旋為緯。”《史記》卷二七《天官書》太史公曰:“水、火、金、木、填星,此五星者,天之五佐,為緯,見伏有時,所過行贏縮有度。”唐·張守節《史記正義》:“言水、火、金、木、土五星佐天行德也。”《文選》卷二東漢·張平子(衡)《西京賦》:“自我高祖之始人也,五緯相汁,以旅于東井。”唐·李善注:“五緯,五星也。《漢書》曰:‘漢元年十月,五星聚于東井,沛公至灞上。”
【釋義】 五緯,指金、木、水、火、土五星,古人認為是天之五佐。由于有漢武帝事,漢唐詩文中常借以詠長安。
【例句】 五緯芒寒,六符色正,輝映老人南極星。(姚勉《沁園春·壽程丞相》3094)這里用“五緯”取天佐與帝京之義,以切合程丞相的身份。
上一篇:典故《五王宅》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五線補袞》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