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醒世姻緣傳
明末清初世情小說,一百回。題“西周生輯著,然藜子校定”。小說寫一個冤仇相報的兩世姻緣故事,前二十二回為前世姻緣,寫山東武城縣官僚地主家少爺晁源,性格驕橫,玩物喪志,買妓女珍哥為妾,百般虐待妻子,晁源攜珍哥打獵,將一修煉千年的仙狐射死,珍哥與別人私通反誣計氏養漢,致使計氏自縊身亡。后晁源淫人妻子被仙狐引本夫將其殺死。第二十三回起寫今生姻緣,晁源死后托生為繡江縣明水鎮的狄希陳,仙狐托生為其妻薛素姐,計氏則托生為童寄姐,素姐因被惡鬼換心,變成惡婦對狄打罵虐待,并忤逆公婆,借報冤仇。狄希陳性格怯弱,對素姐逆來順受。后狄娶童寄姐為妾,買由珍哥托生的珍珠為婢,這樣狄家就成了前世冤仇相聚相報之地,狄因憐愛珍珠而與寄姐不合,珍珠最終被寄姐折磨而死。狄希陳不但被寄姐和素姐折磨得痛苦不堪,而且仕途經濟也一落千丈。小說最后寫高僧點明因果,狄希陳持誦念經,才得以“福至禍消,冤除恨解”。
小說主要思想傾向是作者從儒家“夫婦乃人倫之始”的觀念出發,通過這個冤冤相報的惡姻緣,揭露出反常的夫妻關系和倫理道德的淪喪,表現出作者要求建立夫權家庭之下的理想道德規范的愿望。同時作者描寫兩世姻緣,也逼真展現了當時社會的世態人情,既把筆鋒指向了當時的官吏選拔制度和訟獄制度,也把描寫觀點投向農村社會的風土人情,真實地描繪了封建農村經濟的凋敝破產以及人民生活的悲慘圖景。但小說中也存在著相當嚴重的缺陷,如生死輪回,因果報應的宿命論思想,而且對婦女形象的刻畫也有所偏頗。小說文筆潑辣,多運用山東方言土語,無論是人物語言還是敘述語言都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呈現出其語言運用的獨特之處。本書堪稱是繼《金瓶梅》之后又一部較優秀的世情小說。《醒世姻緣傳》的版本有周紹良藏本,懷德堂刻本和清同治刻本,以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出版的排印本。
上一篇:歷代先哲、學術流派·酈道元
下一篇:小說·醒世恒言